相关词条

山田洋次谈战争记忆怎样影响他的电影

60载的职业生涯,有着60多部电影作品,山田洋次(Yoji Yamada)已经不再被看做那个迎合国际电影节喜好...

查看详细译文>>
山田洋次谈电影(一):艺术是使人愉悦的

影片的作者必须使观众感觉到:影片是作者们在半开玩笑、随随便便、轻而易举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作品。为此,创作过程中...

查看详细译文>>
山田洋次谈电影(三):要尊重人

电影是撒谎的东西。先是有了剧本,演员念写在剧本上的台词,摄影师把表演的场面拍下来,然后洗印在胶片上,然后观众看...

查看详细译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影制作 / 正文

后浪出品:《我是怎样拍电影的》(山田洋次)(三)

By 1905电影网2015 . 01 . 27 山田洋次日本电影

后浪出品:《我是怎样拍电影的》(山田洋次)(三)

去年电视里又播放了田坂具隆导演的《路旁之石》,使我有幸能在四十年后再度欣赏这部影片,最后的-场戏和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除了跟拍少年吾-走在胡同的镜头格外长是这次新的发现外,结尾仍然是一辆有轨电车慢吞吞地朝着前方驰去。电影是多么美妙的艺术啊!我为此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路旁之石》给我的深刻印象

        我在小学一二年级时看的影片几乎都是喜剧片。
   

        那时,由于父亲的工作关系(他在南满铁路公司工作),当时我住在中国东北。父亲爱看电影,时常带我去散步,顺便去影院看一场电影。我还记得,傍晚时分父亲对我说:"跟我去吗?"我总是异常地兴奋,心想,今天又能去影院看电影了,于是便装做老实听话的乖孩子,跟着父亲去散步。每当走到电影院门口,父亲停下脚步注视广告或剧照时,我总是紧张地察看着父亲的表情,心里催促道:"快进去吧,快进去吧。"每当掀开电影院的门帘,走进一片漆黑的大厅时,我会产生-种整个身体像被吸进了另一个世界,紧张得直打颤的惬意之感,使我念念不忘。


        看电影时,我经常放声大笑。因此父亲总是唠唠叨叨:"带你去看电影够麻烦的,瞧你那傻笑,成何体统!"那时,看的榎本健一啦、花菱啦等演的喜剧片中的一些场面,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虽说尽是些无聊,荒谬、胡诌的片子,倒也别有风趣。不知为什么,这种有趣的片子,今天已经绝迹了。


        少年时代看的影片,留在我记忆中的都是喜剧片。喜剧以外的影片第一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学二年级或三年级时看的,由田坂具隆导演的《路旁之石》(1926)。那时,有一个叫阿文的姑娘在我家当佣人。当时到中国东北去当女佣的,大都是些在日本生活不下去的贫困的农家姑娘或渔家姑娘。阿文就是九州五岛的渔家姑娘,她所讲的故乡五岛的美丽景色,我这个对日本一无所知的日本人听起来,简直成了我所没有看到过的异国风光,勾起了我的想象和向往。


后浪电影学院出品:《我是怎样拍电影的》后浪电影学院出品:《我是怎样拍电影的》

        这位阿文姑娘曾和我一起看过电影。当时正是李香兰(即现在的山口淑子)红得发紫之时。李香兰和长谷川一夫二人合演的《白兰之歌》(1939)上映之后博得了高度评价。当时的详情我记不清了,只记得阿文姑娘是这二位演员中一位的崇拜者,她可能跟我父母说想去看这部影片。我母亲担心一个年轻姑娘独自外出会发生意外,虽说我只是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但两人结伴总比-人好,于是母亲对我说:"你也一起去吧。"我喜出望外,因为能看场《白兰之歌》嘛,我连声答应便去了。当时,电影院一场放两部片子,那天同映的片子是《路旁之石》。我从来没听说过《路旁之石》这部影片,我的目的是看《白兰之歌》。那么,这部《白兰之歌》是什么情节,我现在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相反,同映的《路旁之石》一片,在相隔四十年之久的今天,我却记忆犹新。当时,我好像看外国影片似的,想不到"内地"有这种生活。它之所以是一部优秀影片,因为它能打动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特别是最后一场戏,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这些镜头--擦着灯罩的少年吾一被蛮不讲理的小姐臭骂了一顿,吾一忍无可忍,气愤地将灯罩摔在院里的铺路石上,又把擦好的三四个灯罩全摔了个稀巴烂,然后一手提着用包袱皮包着的行李,当着那位被惊得呆若木鸡的小姐的面,飞也似地跑出她家。少年吾一趿着木屐,走在昏暗的小胡同里,发出咯嗒咯嗒的响声,不久便来到了大路.漫无目的地向着远方走去。一辆有轨电车慢吞吞地驰向前方……


        去年电视里又播放了田坂具隆导演的《路旁之石》,使我有幸能在四十年后再度欣赏这部影片,最后的-场戏和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除了跟拍少年吾-走在胡同的镜头格外长是这次新的发现外,结尾仍然是一辆有轨电车慢吞吞地朝着前方驰去。电影是多么美妙的艺术啊!我为此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后记
        两年前大月书店的三浦嘉治先生对我说:"能不能从从容容地把你平时对电影的一些看法写出来?"


        当然,我最初婉言谢绝了。因为我是制作电影的,谈论电影不是我的分内事,歌德的名言:"创造者啊,不必多言,去做你应做的。"就是我的座右铭。像水平高的木匠丝毫不会为自己的工作作任何辩解-样,我也想当-名埋头制作电影的人。


        但是三浦先生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几次跟我讲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同时拿来了我迄今在报纸上发表过的短文以及电视讲话的记录稿,问我:你不是已经这样说了,这样写了么?我接过仔细一看,才想起,是啊,我确实是在好些地方发表了一些文不对题、逻辑混乱、内容贫乏的文章。我顿时觉得十分惭愧,一个技术高明的木匠没有吹嘘自己的道理,我本来就不是一名高明的木匠,所以才到处胡言乱语。


        制作一部电影首先由制片人订出计划,反复推敲修改,然后再由导演接受这项摄制任务,由这两者共同携手制作。出版一本书也同样如此,它由约稿的编辑和接受撰写的作者的力量来完成。


        最后我还是拗不过三浦先生的诚意,答应接受这项任务。不过我无论如何没有精力来完成五百页的文稿,于是三浦先生为我着想,聘请我大学时代的校友,电影评论家山田和夫先生帮忙。在山田先生的指点下,采取由我叙述,由三浦把我说的内容归纳起来再给我过目修改的方法。我本来就不喜欢将谈话内容当作文稿,因为说和写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于现在这方法我虽然抱有怀疑,但我相信在山田先生与三浦先生的诚意和帮助下,也许能弥补一些这方面的不足,所以我最终还是接受了。


        从去年盛夏到秋天,我拍完了《寅次郎的故事》后,完成影片《幸福的黄手帕》的后期工作,又在歌剧《卡门》上消耗了不少精力。就在这一段时期,我和山田先生见缝插针地找机会会见了好几次面,想到什么就谈些什么。每当回想起这段往事,对三浦先生不胜感谢,因为他为了安排我和比我还要繁忙的山田先生见面,真动了不少脑筋。


        对已成文的东西我不想再加评沦。读了校样,我对自己根底浅薄的看法、杂乱无章的思维甚感惭愧,这里就不再啰嗦这些了。不过我只是想把自己领悟的东西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语言叙述出来。它当然错误甚多、漏洞百出,我诚恳希望读了这本书的读者给予严厉的批评,作为我今后继续制作电影的肥料和养分。即使它的作用仅此一项,那么,对我来说就是意义重大了。


         最后再次向山田和夫、三浦嘉治二位先生谨致谢意。
 
                                                             
                                1978年11月1日
                                                                     
                            山田洋次



        本文选自后浪电影学院丛书。日本国宝级电影大师山田洋次在本书中将其几十年从影经历娓娓道来。其中既有编剧、导演的方法技巧,又有充满人性温度的生活细节。如同他的电影风格,山田洋次以平和而温暖的行文,介绍了自己从影的动机和愿望;论述了素材与剧本的关系;并以《寅次郎的故事》《幸福的黄手帕》等影片为例,分享现场执导的体会,探讨导演应具备的修养和能力。读者不仅能从中管窥山田洋次是怎样拍电影的,也会收获一份心灵的感动。


作者: [日]山田洋次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原作名: 映画をつくる
译者: 蒋晓松 / 张海明
出版年: 2015-2
页数: 176
定价: 2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后浪电影学院

对本文章有疑问,或者想提出意见。请联系我们
相关词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