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词条

好莱坞怎样谈生意?

在大多数情况下,买家会要求编剧写作费用依照版权购买费的一定比例计算。尽管这是可以商榷的,但在实践中大多会被接受...

查看详细译文>>
【试读】莫里康内:50年一瞬的魔幻时刻

有一部电影因为阴错阳差最后没能合作,那部电影是《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导...

查看详细译文>>
构建谋杀:插入镜头与特写镜头

特写镜头中的面孔是模糊的、可交流的、富有表现力的,它呈现了另一种紧张关系:爱普斯坦将面孔视为肌肉与软骨的集合,...

查看详细译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影制作 / 正文

徐克的《威虎山》:"红色江湖"如何炼成的?

By 1905电影网2014 . 12 . 26 徐克智取威虎山

徐克的《威虎山》:

徐克:其实我不想主义这两个字,我觉得当一个人去为某个信念去牺牲自己去做一个事情的话,他不是只是服从一个形式,我觉得他有一个信念,这个信念就是说必要做这个事情,那所有军人去打一场仗,所有军人去执行一个任务,他因为他坚信这样做的话对整体是一个有一个一定性的影响跟有一定的结果。


        如同《智取威虎山》的开头一样,1970年的某一天,身在纽约的徐克在为当地华人义务放映电影《林海雪原》时,被故事吸引住了。用他的话说,是“种下了一个种子”。


        这个种子埋在他的脑海里一下就是三十年。“每过一段时间,在脑海里就会有新的理解。”


        三十年后,电影里那个站在飞机上和座山雕斗智斗勇的杨子荣早已经不是1970年徐克脑海里最初的那个杨子荣,他是2012年的徐克,为2014年的观众定制的、属于新世纪的杨子荣。


《智取威虎山》海报《智取威虎山》海报

        上映之后,人们依旧喜欢用“武侠世界”来解构《威虎山》,有人认为“杨子荣就是一个孤胆侠客,林海雪原就是一片江湖武林,而老怪最好的电影,总是逃不过英雄与江湖。”然而这一次,徐克说不。


        从《狄仁杰》开始,他就已经不再崇尚沙陀的“暴力改革派”,而是对狄仁杰的“温和改良派”更情有独钟。到了《威虎山》,这个看上去孤胆侠义的杨子荣,在他看来首先是一个需要服从集体的军人,再其次,他想要探讨的是一群拥有共同信念并甘愿为此牺牲的革命精神。从暴戾到温和,从个体到集体,徐克的价值观也随着阅历和年纪的增长有了微妙的改变。


        唯一不变的是,从狄仁杰到杨子荣,他的主人公看上去没有组织归属感,甚至在正邪两方中都是中立的存在。这一样孓然一身的自由和洒脱,正如同我们镜头所聚焦着的徐克本人一样,即便身在大陆,也丝毫没有沾染半点尘土之气。


【缘起】

被杨子荣打动,看着他的厚度和意料之外的可能

  当年最打动徐克的,就是杨子荣其人。“杨子荣到土匪窝得到座山雕的信任,适应力和对事情的那种机灵,所有的思想,技巧,说话,都让我觉得特别的有趣。”徐克在杨子荣身上看到各种各样意料之外的可能性,“你很难看到他从军人变成跟土匪有往来的转变过程。其次,他是一个很会讲故事,口才很好的人,不可能一眼就被看穿。”


  谜一般的英雄出现在徐克很多的电影里。杨子荣成为了最新的一个。徐克说,“更重要的是,杨子荣一定是一个间谍,他是需要有一定的人物的厚度。他就像是我们平时看到所有谍战片的特务一样,都需要有一定厚度,心理压力很大,可是他不会表现出来,我觉得平常人不会有这么一个心里,杨子荣确实有比我们正常人更宽大的内在。”


战争是徐克的情怀,威虎山借古说今

  在战争的炮火轰炸中度过童年的徐克,电影作品里不缺对战争的描述或者是反思。处女作《蝶变》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书生方红叶从“武林新纪元”的烽烟中走来,就连本来没有明确时代的《梁祝》也被放到了五胡乱华的南北朝时代,《英雄本色3》结尾那个脱掉军装,迎接新时代的少年,就是徐克自己。


《蝶变》海报《蝶变》海报

  《威虎山》同样也是战争,也是乱世。徐克说,当他知道这些所有的战事都来自于历史中的真实事件时,便更加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我认为《威虎山》代表了一个年代,它也代表了我们现在的年代,用现在的角度去看过去,这两个不同的因素,会是一个很特别的电影的空间。”


红色经典改编法则:尊重他们的精神,做自我化表达

  徐克甚至用“紧张”来形容自己在改编《林海雪原》初期的心情。徐克曾去见了小说原作者曲波的遗孀,聊了三个多小时。了解他们当时的情况后,徐克放下了心理负担。


  他说:“当时在改编过程里面想了又想,也很紧张,因为作者的后人怎么看,我们怎么改编他的小说,这一点让我很没底。所以后来跟他们讨论起来的时候,我才放心地觉得其实我们对历史也好,对他们也好,只要我们尊重这个作者本身的作品精神的话,我们用我们最好的方法去表达,借这样的形式,将我们对这个故事的感情跟观众一起分享,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可以达到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也尊重了原著作者小说想要表达的东西。”


  另外,徐克表示在重新改编的时候,只是忠于小说版《林海雪原》,并没有因为“红色经典”的这个身份而有所限制:“我相信曲波先生当时写林海雪原也只是想写一本很让读者看的很开心,很兴奋的一本小说,拍这部电影时,我跟他的想法一样。”


80年代看故事,90年代看画面,现在要看真实

  徐克说“我们对电影的美感要求是每过一段时间就有变化,80年代最关注的应该是这个故事好不好看,那时候我看这个故事觉得它幽默、开阔,不是很沉重和不开心的感觉,每个人物都有很强生命力,如果我要拍,就要把这种感觉拍出来。90年代,我觉得技术上会好一点,画面会拍得更精致化。到90年代后期,我们有机会去东北,在那个实实在在的场景去拍摄,我们可以触碰到这个故事真实的一面。如果这个电影现在不拍,十年后再拍就又是另一种感觉,又得重新考虑另外的问题。更写实,更有真实感。”


审查有困难吗?看看结尾就知道

  直白地问徐克,拍这部电影,在审查上是否会遇到困难?徐克斩钉截铁地说,不会。“创作杨子荣这个人物的过程里面,就没有碰到任何这方面的事情。”


  但张涵予在广州却说漏了嘴。在影片广州站的宣传中张涵予说:“结尾大家看到的那个打飞机的彩蛋,绝对是史上最贵的彩蛋。为什么呢?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个本来是影片最初的结局,因为某些‘你懂的’原因,我们必须重新拍一个更靠谱的结尾。”而也有媒体采访了徐克身边的工作人员,表示“飞机大战”的情节在构思整部电影之前就已经存在。甚至可以说,徐克是为了拍摄这场“飞机大战”,而设计了整部电影。


《智取威虎山》剧照《智取威虎山》剧照

【创作】

《地道战》《地雷战》?从未参考过任何战事电影

  有不少人看过片后感觉到了过去那些红色抗战电影的踪迹,比如在夹皮沟土匪大战军人的时候,能看到《地道战》《地雷战》的影子。那事实上,徐克是否对此有借鉴呢?徐克说,这部电影没有参考任何以前看过的战事电影,因为他不会去模仿任何一个战事情况。“威虎山有属于自己的战事特点”,徐克表示,在一个农村的夹皮沟里面,敌人怎么攻破,军人如何防守,都要有实战基础专门策划。所以,徐克找来了一个解放军参谋,专门设计战术。“首要想法是不能出错,比如军人们不会做的一些行为我们不能出现。”


林更新太年轻?这是忠于原著的表现!

  看完电影后,很多人都在考虑,说林更新所饰演的队长203是否过于年轻?但实际上,在小说里就有这样直白地描写过团参谋少剑波22岁。而实际上林更新已经26岁,所以找了年轻的面孔,这其实是对于原著的还原。


  徐克说:“其实当时跟曲波作者交谈的时候,其实他当时就东北剿匪的战役,当时他们很年轻,十七八岁就参加战争,他们当高级干部的时候也是年轻,所以当时我们觉得如果我们找年轻人的话,就是应该能够表现当时的那种他们的那辈人做这个事情整个年纪跟他们的心理状态。”


【徐克式的创新】

  改编1:增加反派实力

  在电影里能明显感受到反派力量的强大,他们不仅拥有更多的食物,足够温暖的房屋,甚至在军事实力上也更胜一筹,比如坐拥日军遗留的军火库,还有很多碉堡防御。对此,徐克说,把认为是反派方面的势力加强,是为了对正派产生更大的压力,“电影才会产生高潮和紧张感”,这样在看片的时候,也会对结局产生不断的好奇,这群弱势的团队是如何反攻的。


        改编2:座山雕变成了一个“黑影”

  座山雕这个人物形象,无论是样板戏里还是在小说,都远不及徐克版本中的那样厉害。对此,徐克表示,他是把原型中分散在各个山头的土匪力量全部集中在了座山雕这一个形象中来,同样也是为了“剧情好看”。而在徐克版的座山雕中,他也把所有的土匪元素集中在一起:有智慧、多疑、洞察力、嗜血。

  不仅如此,徐克还把座山雕处理成了“黑影”一样的存在,为了增加神秘感:“在我的眼光里面,他就是一个很奇怪的黑影。这黑影让你感觉不出他的身形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在衣服、身材上做了很多调整。”


《智取威虎山》剧照《智取威虎山》剧照


  改编3:威虎寨变碉堡

  当初徐克去东北搜集资料的时候发现,威虎寨其实是一个非常小的地方,所以再次为了剧情上的好看,一定要对“敌窝”有一个更加戏剧化的体现。于是为了合理化地为敌人增加筹码,徐克想到了东北的抗日背景,联想起了日军遗留的弹药库的概念,徐克的想法是,希望它越难打越好。


  改编4:压寨夫人让反派更立体

  徐克说:“其实好几个作用,第一点不认为这个土匪窝里不可能没有女人,东北的汉子在山寨里面怎么生活,这一块我觉得一定是有一定数量的女性在威虎寨上面,对这些人跟女性的交往,他们是怎么样的关系,这一块我们也想到一些比较有趣的可能性,那所以我们也不能够把他变成太多人物在这个戏里面,所以把他浓缩到他身上去把这一块来给威虎寨一个不一样的处理设计。”

     另外,徐克也表示,增加了这个女人,也是为了塑造杨子荣:“就是在过去的威虎寨里面的杨子荣本身,他就比较是只对付一个八大金刚跟对付一个座山雕,可是这些明显的是要去剿他们的对象是比较容易单线发展的剧情的设计,可是余男这个人物他比较复杂一点,所以杨子荣来解决这个人物的方法还是应该说没那么容易应付,他可以假装一个土匪,可是对青莲这个人物不只是假装土匪成功就可以了,必须要有办法让青莲对他不要误会,这一块我觉得在剧情上是需要的,因为过去说军队跟当时的村民军民合作去剿匪,我觉得我们用另一个方法去解读这个军民合作这一块他们的方法来把剧情推进一步。”


徐克徐克

  改编5:增加栓子是为了增加人道主义情怀

  电影里栓子的形象也是全新塑造出来的。徐克认为,军人和杨子荣如果没有一个人道主义的情怀,那么人物的英雄感就不够庞大。“有栓子的人物,他们的英雄感才给我一种很真实的感觉。如果只是说,解放军很够胆色,去剿匪,那么这点上的英雄感是不够。而如果他感受到小孩需要家人的这个情感,他们再去做这些事情,我觉得这个感觉反而就比较直接一点。”


【改变】

杨子荣不再是武侠里的孤胆英雄,更强调集体感

  记者:有人还是愿意用侠义来解读这部电影。比如杨子荣是孤胆英雄,临海雪原就是一个江湖?

  徐克:第一个,就是我没有把武侠跟林海雪原连在一起,我只觉得我们对任何一个题材去解读,应该去给予一个新的一个观点跟精神的内涵。拿这部片来讲,肯定是一个根据真人故事改编成一个剿匪的故事,里面有感人的地方也有让你振奋的地方,这些元素其实会带给一个电影人在去编写的过程里面,对这个事情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再去用电影感知去发挥出来。


  换句话说,我们总是希望我们在2014年拍出来的版本,是跟以前所看到的东西更不一样,如果一样的话,再拍东西就看旧电影好了,就常常有些人说你为什么不去改编某个故事,我说改编某个故事的话必须要对那个故事的原创人负责。


  比如《威虎山》,我想到的只是不希望跟之前的电影和京剧重复,在2014年绝对是不会一样的版本,可是不一样的话又怎么样呢,是不是也应该给予2014年一个信号的一个精神状态,所以我们在这个角度看这个故事不只是看这个故事,而是看我们整整的几十年来我们这个故事不同的感受,所以当改编这个故事的开始出现了韩庚出现了这些人物的时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也是这么多年累积下来的那种潜意识的一种需求,来到这里我们把他呈现成人物呈现成一个剧情,放在威虎山里面,这个电影2014的版本,让他发酵成为一种新的一种电影符号,给观众带来一个新的感觉。


  记者:所以你并不想把杨子荣定义为一个侠,或者说这部电影里并没有你所想要表达的侠义精神?我之前看你的采访时,你定义侠义精神是说“武侠世界是那种用个人的追求那种精神世界,去建立一个正义感和侠气,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侠客的话,他总会在我们发生困难的时候来拔刀相助,来声张正义”,似乎杨子荣就是这样的?


《智取威虎山》剧照《智取威虎山》剧照


  徐克:当然在威虎山这个故事里面,我觉得英雄人物还不是个侠,他是一个军人,这个军人的话要服从整体战争的策略,他的任务,所以侠还是可以个人行动,就军人必须要以大局为主,而且必须要知道战争策略的每一步,你的影响到什么程度,所以这一块的话个人集体他的配合度跟作为一个武侠片里面一个侠客跟整个江湖的关系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如果我们从林海雪原里面去讲侠,林海雪原里面的所谓的精神所带出来的一个状态是什么样的。杨子荣还需要对很多人负责任,对他要做的所有他的战友,而且对他的信念有一定的他的一个应该要付出的责任感。


  记者:您这样说的话,这个片子可能更想集中的是在探讨个人主义和集体意识主义中间的这样一个关系。


  徐克:其实我不想主义这两个字,我觉得当一个人去为某个信念去牺牲自己去做一个事情的话,他不是只是服从一个形式,我觉得他有一个信念,这个信念就是说必要做这个事情,那所有军人去打一场仗,所有军人去执行一个任务,他因为他坚信这样做的话对整体是一个有一个一定性的影响跟有一定的结果,所以这样做的话宁愿牺牲也这样做,原因不是说他要以个人的一个所谓他群体的配合的形式,他不只是这个形式,我觉得是这个信念,这块来讲我认为他不是说因为某个形式去配合某个形式,而是我觉得在个人的精神来讲还是觉得还是很重要的。



本文原载于搜狐娱乐

对本文章有疑问,或者想提出意见。请联系我们
相关词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