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词条

《一代宗师》里上百种的黑色

丰富的黑色在电影的暗部呈现了巨大的层次感,要眼睛看的舒服又不累才符合这部商业电影的需要,纵观王家卫的电影,色彩...

查看详细译文>>
编剧徐皓峰与《一代宗师》的今世前缘: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我觉得《一代宗师》可以用七个字来概括——里子、面子、刀和鞘。刀和鞘,这个之前讲过了,一个男人装下了一个女人的一...

查看详细译文>>
《一代宗师》幕后团队起底:看王家卫八年到底折腾啥?

时间在王家卫这里拥有了很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你摸不准他何时准备好开拍,何时会推翻构思重来,到底还有多久才拍完...

查看详细译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影制作 / 正文

《一代宗师》幕后团队起底:看王家卫八年到底折腾啥?

By 1905电影网2014 . 07 . 09 一代宗师王家卫幕后团队

《一代宗师》幕后团队起底:看王家卫八年到底折腾啥?

时间在王家卫这里拥有了很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你摸不准他何时准备好开拍,何时会推翻构思重来,到底还有多久才拍完……有多少部华语电影能像《一代宗师》这样,在时间面前如此奢侈?有哪位导演会像王家卫这样让众多大牌演员、一线编剧、明星武指和美指跌入“很难看到头”的漩涡里一等再等?

  时间在王家卫这里拥有了很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你摸不准他何时准备好开拍,何时会推翻构思重来,到底还有多久才拍完……有多少部华语电影能像《一代宗师》这样,在时间面前如此奢侈?有哪位导演会像王家卫这样让众多大牌演员、一线编剧、明星武指和美指跌入“很难看到头”的漩涡里一等再等?为电影练功夫三年的张震这么说:“跟王家卫导演合作,他的方式很特殊。即使在拍摄的时候很痛苦,但是拍完之后自己都会觉得花了这么多时间是非常值得的。”《一代宗师》从筹备到拍摄、上映转眼八个年头,王家卫轻易破了自己5年拍摄《2046》的最慢纪录。他到底在折腾什么?他的时间都花在哪里?不妨听听编剧徐皓峰邹静之,武术总教练吴彬,八极拳指导老师王世泉,剧组医学顾问王满成,美术总监邱伟明他们的讲述,看看各位都是如何被折腾的。至于这八年的折腾换来了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还得等到电影真正呈现在全国大银幕时方才揭晓。


《一代宗师》海报《一代宗师》海报


Part1 折腾编剧

  每句台词三个人来回磨,定了稿还改四五次

  几年前,有人问王家卫《一代宗师》准备拍什么?他一笑:“有没有看过《道士下山》?”听者恍然回了个微笑说:“原来你要拍‘逝去的武林’。”《道士下山》、《逝去的武林》都是讲述民国武林的书籍,徐皓峰是这两本书的作者。让这位对民国武林文化和历史有深入调查研究的小说家成为《一代宗师》的编剧,王家卫似乎早有铺垫。随后,徐皓峰向王家卫推荐了一位朋友邹静之参与编剧。那时邹静之57岁,写戏写诗写了很多年,《夜宴》、《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等作品已经让他有了“中国第一编剧”的美誉。2009年,在北京的亮马大厦,他第一次见到了王家卫,“他给我的感觉啊,文艺界啊成名的、不成名的演员和导演我见过很多,家卫是最没有面具的,非常随和。”这一年的岁末,邹静之开始加入《一代宗师》的创作。《一代宗师》的编剧团队组建完毕:王家卫、徐皓峰、邹静之。三人有南有北,合力构建这个融合四大拳派(咏春、八极、八卦、形意)、纵贯南北的民国武林故事。


  积累 展示一大堆资料,把重点画给编剧

  在遇到王家卫之前,邹静之在剧作界就以“较真”出名,圈中有传闻说他经常大段大段地重写,还因为后期打字幕的人打错字而跟人吵架。“我写东西怕遇到不认真的人,他不认真我认真,我就觉得老碰不上;我也怕太认真的人,这样你将要付出很大的心力追上他,”邹静之说。这次,他显然遇到了后面那一种。动笔写《一代宗师》前,王家卫向邹静之展示了他花费数年走访全国,探访民间一百余位隐世武林高人搜集而来的各样图文材料,“家卫是一个资料狂人,资料摞地上非常厚。他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在一摞资料中翻出想让我看的部分,想我重点看的,就拿笔画出来。我当时就在想,这个人在这么一摞东西里,想翻到哪就能翻到哪,这些资料他得看多少遍!”


  对于王家卫的认真,徐皓峰深有同感,“他的公众形象是一个引领时尚的人物,生活中其实是个苦行僧,有神秘感。他骨子里是一个勤奋真诚的学子。我觉得我已经算很用功了,他比我多用功两三倍,博览群书,永远不停,和我之前接触的香港人很不一样。他更像一个北方人。或者是他的功夫下到了,对北方人的习俗和礼节都很了解。只有这样,他拍北方宗师南下才会有底蕴。”


《一代宗师》荣获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图为王家卫(左)与徐皓峰(右)发表获奖感言《一代宗师》荣获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王家卫(左)与徐皓峰(右)发表获奖感言


  翻阅完资料后,邹静之很快交出了连他自己都觉得挺好看的第一版剧本,但王家卫不满意,“之后我们俩就换了一种工作方式。比如要拍东北的一场出殡戏,因为我们已经来回讲人物心理,都很清楚了,比如子怡演的角色宫若梅,从小看她父亲练武等等,这一坨一坨片段有四五场戏,我就写这四五场。跟这么多导演合作过,我还没这么(片段式地)写过戏,但这样反而不累,无非是在家卫导演说的基础上写得更丰富,和他讨论这个好、这个不好,这句台词怎么样,就来回地发邮件。”


  酝酿 总是叫编剧去片场,十几句台词对好几遍

  和王家卫合作,打破了编剧邹静之的很多原则,比如去片场这事。写电视电影多年,邹静之向来不爱去片场,他形容这是“片场恐慌症”,因为他觉得编剧在片场多余又碍事。在写《一代宗师》之前,他在片场呆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五天,但这次,王家卫总是要他去片场。


2010年,邹静之去了两三趟东北的调兵山,南下三次到广东开平。那时他开始理解导演为什么要拉他去片场了,“你知道调兵山的火车站是这样的,原野是那样的,马车应该是什么状态……这种氛围对一个敞开了写的编剧是有束缚的。他必须在这个螺蛳壳里把道场做出来。尤其是在开平,看开平那条街的景,你就能想象子怡的医隅和她的走廊。我突然就嗅到了,他要的影片风格的味道。”之后,邹静之和王家卫逐渐碰撞出越来越多火花,“那会北方还是冬天,在中午,阳光照在我的书桌上时,我们俩就开始掂对掂对,也许就是十几句台词,然后第二天又掂对。记得有一次他拍了三天,突然给我电话说‘今天我拍了个好镜头’。那种感觉可能有点旷日持久,但这种工作,我慢慢开始习惯,不花你整块时间,但每天都有工作做。”


王家卫访民间武林宗师(左起:王家卫、王世泉、陈勋奇,前排杨桐,已故)王家卫访民间武林宗师(左起:王家卫、王世泉、陈勋奇,前排杨桐,已故)


  打磨 一次又一次,“静之啊,给我一句话”

  到《一代宗师》终于完工的今年,邹静之已经60岁。写这一部电影的工作量相当于以往写十部电影,邹静之都奇怪自己为何愿意坚持下来。“家卫和我最多的时候一天通十多个电话,最少也得四五个。我永远记得他那句‘静之啊,给我一句话’,然后(工作)就开始了,很多时候是状态(的描述)和台词,后来他写一稿我写一稿,他再改一稿,我再写一稿。一场戏来来回回,定了稿还要改四五次。”


  台词来回推敲、掂量,三个编剧也有分工。徐皓峰主要负责武戏,他这么解释各自的分工,“我们以往知道的北京话是街头吵架式的底层北京话,是没有太大生命力的。我们仨就商量在刻画北方人的时候把正常的北京话拿出来,要有分寸感,还要有讲话人的自尊。导演的台词功力是极强的,总能在平凡的生活当中拔高意境;邹静之老师是描写北方风俗、北方语言的顶级编剧;我的特点是了解习武之人说话的分寸感。”分寸、风情、意境正是他们追求的,“每一句台词我们三个人都要来回过,最终由导演定型。”


Part2 折腾演员&武指

  张震只穿裤衩在树林苦练;每个动作都不能有一点纰漏

1996年,王家卫在阿根廷拍摄《春光乍泄》。报刊亭中一本以李小龙做封面的杂志勾起了他的兴趣,“是什么样的人培养出这样一个风靡全世界的明星?”随后,一段叶问生前的视频中有一个打拳的停顿,引起了王家卫对那个时代、对武术传承的好奇和思考。《一代宗师》的主角逐渐从“一个人”演变成“一群人”的故事。说这个民国武林,“功夫”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张震在修炼中与八极拳过招武师张震在修炼中与八极拳武师过招


  修炼 演员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三年前,张震开始跟随王世泉老师学习八极拳。当他在北京四环内霄云路的小树林里风雨无阻苦练功夫时,他大概不会想到三年后的自己能在全国八极拳比赛中拿下一等奖。外界对于王家卫要演员真正去练功的做法有了一种新调侃,“王家卫导演原来意在武林,《一代宗师》再拍下去,他恐怕就要一统江湖。”


  为了一部电影,梁朝伟学咏春,章子怡练八卦掌,张震打出了八极拳赛冠军。这些励志故事背后更多的是枯燥和辛苦。张震说,一开始就是很单纯地想能打得更真实一点,少用替身。当时他并没有给练武定一个时限,“对比上网听音乐这些事,练武在当下显得比较枯燥。当然准备得越充实,我就越有信心,所以时间有多长久就练多长久。”张震的师傅王世泉还记得初见张震时的印象:很瘦、没练过武,和现在强壮有力的身段相差甚远,“他每天早上8点到11点,下午3点到6点,一天六个小时地练,他在小树林里浑身脱光了只剩一件小裤衩,练得全身大汗淋漓。慢慢我看他真的喜欢上了……现在帮张震排戏已经非常容易。拍戏一晚上,往他身上浇水浇几十次,我看着都累,但他还真有专业演员的素质,一点也不喊累。”


  较真 俩镜头拍一晚上,不容一点纰漏

  《一代宗师》的武术总教练吴彬对拍


  出来的片段会进行把关。他说现在的武打片不只是要看打得有多好,技术上合不合理也十分重要,“王导非常注重每一个拳种的特点,八极拳刚猛、凶狠,形意拳从古传下来就讲五行、十二形,五行是‘劈、崩、转、抱、横’五个动作,过去郭云深半步崩拳打遍天下,导演就会一直琢磨‘半步崩拳’怎么打天下,劲从哪儿来。据我们查证,郭云深是个小个,一米六几的他怎么和身强体壮的人对抗?这就要靠研究。”


章子怡苦练八卦掌章子怡苦练八卦掌


  王家卫对动作的较真,张震的师傅王世泉也深有体会。他回忆说:“在开平拍张震打完了还要被扔出去的那场戏,我看出动作不太合理,就建议张震使‘六大开’中的‘掸’。但用了很多遍王家卫都觉得不太对,他就让我现场教,教完现拍,两个镜头拍了一晚上。后来他让我坐在监视器前面看所有的镜头,出一点纰漏都不行。”


  不少人都会好奇,王家卫电影中的民国武林最终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剧组医学顾问王满成搞武术搞了几十年,他率先透露了他的观察:“你会发现这部电影产生的动作是真实的,不像我们看别的武打电影,什么你一拳就把人给打飞了,这不是在开玩笑吗?但他这部片子会让你觉得就这么实在,一拳的效果是什么样。在过去,在武术里也说很多东西,比如形容轻功登萍渡水,比如力顶千斤、打人如挂画,说心里话我真的见过。这部电影就呈现这些!”


Part3 折腾美指

  金楼里每盏灯都不同,棺木细节也必须考究

  王家卫的电影,不管你有没有看懂,但一定能感受到影片里的精致亮丽。《一代宗师》到底长什么样,目前还相当神秘,但王家卫、张叔平和邱伟明这样的铁三角,已经让不少影迷对那些服装、场景所营造的质感相当期待了。


《一代宗师》剧照《一代宗师》剧照


  还原 用八个月搭建金楼,每盏灯都不一样

  邱伟明、张叔平、王家卫合作多年,三人先前合作过的戏大多发生在1960年代,故事发生地多在香港。但这一次不太一样,电影除了跳出香港外,年代也往前推了许多。如何还原这个民国时期,一开始就不容易。“我们需要很多资料,要画面、图像的东西。但在中国(内地),资料搜集真的不好做。因为那时很多东西都没有系统地记录下来,有可能是因为清末民国时很乱很穷。我们(参考)的很多书、一些照片集都是老外那边出的。这有点悲哀,中国自己没有做好这个事情。”担任美术总监的邱伟明说,这次与王家卫的合作最大的不一样是“搭景是最多的”。


  戏里的金楼就是专门搭建的,整座金楼有三层,从大堂到楼梯,到家具灯饰,合共花费了八个月的时间。邱伟明说很难一个镜头交代整座楼的样子,在里面感觉比较重要。金楼里的每一盏灯都不一样,谈及这些讲究,他坦言:“我们做一个家比较容易,因为一套家具不太难,但要三四十个就难。灯也是同一个道理。你要找一些老灯,当时剩下的也不多,八宝船灯、月宫灯,可能找到六七八盏就没有了。民国有个好玩的地方就是中西合璧,可以放一些洋化的东西,有中式灯也有外国灯。如果要很多盏,就只能自己看图,找设计。”

 

  区分 三地建筑有别,南北车站也要区分

  东北、广东、香港,这是《一代宗师》中三个重要的地点。地域的不同,自然牵扯出南北景致的差别。“北方比较大,北方人性格比较豪爽;南方人想的事情比较细,考虑得比较多。性格有分别,就影响到对建筑对美术的风格也不一样。北方的建筑会比较粗犷大气,空间要宽广,厅堂要大的。而岭南风格小东西会处理得比较细。”邱伟明说。


《一代宗师》剧照《一代宗师》剧照


  民国时期,火车、轮船的出现使得交通便捷,宗师南下、北拳南传成为当时的风潮。一南一北的火车站成为电影重要的场景。邱伟明透露,火车站最后是实景搭建的,为了营造镜头空间感,还特地在候车室加了屏风。而要表现南北车站的差异,邱伟明只需动用一点小心思便可以,“在南方车站里,我就加了台吊扇,因为南方比较热;北方的车站就有火炉暖炉。”


  考据 当时一副棺木多少人抬,有多少杠

  章子怡饰演的宫二是来自北方的八卦掌宗师宫保田的独生女。很早之前,她头戴孝花的素雅造型公布,多少揭示了戏中宫老爷离世的命运。邱伟明透露,拍宫老爷出殡这场民国时期的丧礼也颇讲究,“那个棺木需要多少人抬,多少人是亲属,乐队有多少人,都有考据。棺木有多少杠在以前的传统里是代表级别,宫老爷子地位是中上,看他的房子规模也属中上人家,加上他学武功,在武林里有地位,所以他是36杠。”


采写:南都记者 朱燕霞 


对本文章有疑问,或者想提出意见。请联系我们
相关词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