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词条

好莱坞怎样谈生意?

在大多数情况下,买家会要求编剧写作费用依照版权购买费的一定比例计算。尽管这是可以商榷的,但在实践中大多会被接受...

查看详细译文>>
【试读】莫里康内:50年一瞬的魔幻时刻

有一部电影因为阴错阳差最后没能合作,那部电影是《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导...

查看详细译文>>
构建谋杀:插入镜头与特写镜头

特写镜头中的面孔是模糊的、可交流的、富有表现力的,它呈现了另一种紧张关系:爱普斯坦将面孔视为肌肉与软骨的集合,...

查看详细译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影制作 / 正文

看《返老还童》的叙事手法

By 1905电影网2014 . 06 . 27 返老还童叙事手法剧作

看《返老还童》的叙事手法

《返老还童》,一个时空交错的故事,一个垂死者弥留之际的人生追忆,一段不动声色的读白,一段跌宕冗长、历尽沧桑的叙述,让我嗅到了生命的凄凉、生死的无常和爱的无奈。

        《返老还童》是导演大卫·芬奇拍摄的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叙事手法上,这部电影都与众不同,有别于其他的电影。


《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剧照《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剧照


一、叙事态度:

  《返老还童》讲述的是一个传奇般的故事。一战期间,钟表匠凯克的儿子战死沙场,伤心欲绝的钟表匠做了个倒转的大钟挂在火车站上,并祈求上帝让时间逆转,好让他们死在战场上的孩子们能够从新站起来。上帝似乎听到了他的祈祷,于是便有了本杰明·巴顿逆转的人生。1918年,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天,本杰明·巴顿出生了,他的外表看起来就像一个70多岁的老人,他的父亲汤玛斯·巴顿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便将本杰明丢于一个老人院的门口,于是,在这所老人院里,本杰明开始了他逆转的一生。


  导演大卫·芬奇借助卡罗琳和本杰明的口冷静、客观地讲述了本杰明从衰老的出生到婴儿般死去的70年生活,没有大的剧情起伏,没有波澜壮阔的画面,也没有激烈的语言,一切都只是在平静中发展。然而在影片结束后,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导演并未表明他的态度,没有刻意褒贬,而是通过影片的呈现引起观众的思考:不论是先衰后稚的本杰明还是从幼至衰的正常人,总免不了一死,就如迈克船长所说的:“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对周围的世界忿忿不平,你也可以诅咒你的命运,但是当最后一刻到来时,你只能轻轻的放手。”没有人能够逃过死神的召唤,唯有爱是永恒的主题。大卫·芬奇以他的奇思妙想,为生命的易逝、梦幻的破碎、人生的孤独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唱了一曲不无忧伤的华丽挽歌。


二、叙事角度:

  在《返老还童》这部电影中,导演将三种叙事角度都用上了: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影片的开头是在病房中的一些场景,呈现的是黛西和卡罗琳母女二人以及看护的行动、对话。这里用的是外视角,即:限知性客观角度,镜头就是那叙述者,如同躲在某个墙角却不引人注意的苍蝇一般看到并记录病房中的动静,将他们的谈话、动作呈现在接受者面前,却不解释、评论任何事情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也不进入任何人的内心。


《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剧照《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剧照


  之后,黛西向女儿讲述凯克先生的故事时,叙事角度发生了变化:由外视角转换成全知视角。通过黛西的讲述,镜头犹如远挂在空中的明月一般,能知道所有人的所有行动。它知道凯克先生的儿子参加了战争,知道战争中的一些场景,知道凯克先生在儿子参战的几个月里除了做钟表没有做其他任何事情,知道凯克在知道儿子战死之后在家里的反应,还知道凯克先生那时的悲伤……


  故事讲完了,镜头回到病房,又转变成了外视角。接着卡罗琳给母亲读本杰明的日记本,声音由卡罗琳慢慢变成本杰明,由转述慢慢变成了本杰明的画外音自述,叙事角度也转成了内视角,也就是限制性第一人称视点,叙述者用画外音来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和自己的感受。画外音结束后,又开始了全知视角,看到了街上为庆祝战争结束的喧嚣场面,看到了本杰明的父亲汤玛斯·巴顿的奔跑,看到了屋内的情况……


  这部电影的主要叙述者本杰明·巴顿出生后,镜头大部分时候都跟着他走,自然而然的,叙事视角也就成了内视角,影片呈现的是本杰明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切:他的母亲圭尼对他所说的话,面对老人院的一群老人时他以为自己也不是个小孩而是个在走向生命尽头的老人,他一个人深夜时在老人院听所有人熟睡的呼吸声时的感受,他和奥缇一起经历过的事情以及和黛西的初次遇见等等所有的事情都是用内视角,即通过本杰明的视角呈现出来的。


  整部影片在现实与往事中来回交替,视角也在全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之间不断转换,可以说是精彩绝伦。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要算在黛西出车祸本杰明去看她时的联想那一部分。在这部分里,电影进入了第三个叙述层次,坐在医院走廊长椅的本杰明开始不断地想黛西出车祸之前的情况,导演利用本杰明的一连串的如果将叙事视角从内视角转入全知视角。


《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剧照《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剧照


  本杰明明明没有一直在黛西身边观察周围的状况,却知道要出门的一个住在巴黎的女人因为忘了拿大衣而返回,又碰巧因为赶上了接电话聊了几分钟而错过了一辆出租车;知道这个女人在打电话时黛西正在练舞;知道出租车司机因为提早完成这班活儿而停下来喝了杯咖啡;知道那个女人因为定好的商品还没包装好而耽误了几分钟;知道等待黛西的一个朋友的鞋带断了而停了些时间;知道出租车等红绿灯时黛西正好从剧院门口出来……这一切都是那么奇妙,没有在现场的本杰明却能知道这一切的偶然。这个全知视角带给我们一种神秘的感受,让我们觉得像传奇一般。整部电影的视角变换多样,使得影片更加精彩。


三、叙事线索:

  电影《返老还童》里有三个叙述层次,导演首先用了两条贯穿整部影片的线索引出了这部电影的第一、二层次。一条是飓风来临前夕卡罗琳为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母亲念那本尘封已久的日记本,另一条线索是日记本的主人公本杰明·巴顿传奇般的人生经历。


  导演奇思妙想,犹如上帝般随意的调动时间,是影片中现实与回忆之间来回展示,使得这两条线索在各自展开的同时又相互交叉,在现实与往事之中来回往复,让故事得以松紧有度地顺利展开。在电影的第二个层次中,导演还采用了三人两线的方式来展示影片。三人即指:本杰明·巴顿,黛西和伊丽莎白·阿伯特。两线则是指本杰明与黛西和伊丽莎白这两个女人的爱情故事。全片的主旨讲述的是本杰明的返老还童,但导演却没有很直白的告诉观众他是怎么样变年轻的,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爱情故事来渲染他“成长”的过程。所以这两条线索是导演得以通过爱情将本杰明的一生经历自然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关键。


《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剧照《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剧照


四、叙述角色:

  电影当中往往是用人声来进行第一人称的叙事,而这人声有时在画面内,有时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常常简短的第一人称的引言以后进入叙事部分时仍然采用第三人称。因此电影中最常用的就是第三人称也就是异故事叙述者,即叙述者是脱离这个故事之外的,他可能没有出现在故事当中,讲述的是别人的故事。


  《返老还童》中导演首先将卡罗琳作为叙事者,她通过给病床上的母亲读日记本而站在本杰明的角度上讲述本杰明的传奇人生。由于她是以本杰明的口吻来读这本日记,所以她用的是第三人称。之后这个声音慢慢地变成了画外音,然后开始有两个声音重合,这两个声音互为画外音,然后卡罗琳的声音消失,叙述者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转变,这个画外音成了本杰明的自述,即: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此时,镜头也慢慢地由病房切换到本杰明故事的场景中。最后,当画面自然过渡到1918年的场景时,又开始以第三人称来讲述本杰明的人生经历。因此,这部影片的人称在: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之间不停地转换,使现实和往事相互穿插,紧密结合。


  《返老还童》,一个时空交错的故事,一个垂死者弥留之际的人生追忆,一段不动声色的读白,一段跌宕冗长、历尽沧桑的叙述,让我嗅到了生命的凄凉、生死的无常和爱的无奈。


  来自:拍电影网

对本文章有疑问,或者想提出意见。请联系我们
相关词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