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词条

《归来》声音指导陶经 深度解析电影的声音魅力

电影《归来》除了是张艺谋时隔多年回归文艺风格外,更是首次采用了世界最尖端的4K高视效制作技术,及杜比全景声在文...

查看详细译文>>
关于声音,你了解多少?

声音被引入电影是在1927 年,时至今日,已是电影表达的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因素。要想在本章中涉及声音的所有特性...

查看详细译文>>
影像之声——《安德的游戏》的混音过程

《安德的游戏》是导演兼编剧加文·胡德的野心之作,改编自1984年最畅销的同名科幻小说。小说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赢得...

查看详细译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影制作 / 正文

《雨果》开场段落的声音设计

By 1905电影网2014 . 04 . 29 声音配乐音效剪辑剪辑

《雨果》开场段落的声音设计

音乐是《雨果》中必不可少的声音元素,是它奠定了影片的感情基调,是它烘托了人物的心境,也是它,塑造了一个孩子眼中的巴黎车站。


《雨果》中国版海报《雨果》中国版海报


1.环境音

        环境音可以对电影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凸显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地点的特征,为影片时空质感的表现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影片开场在出制作公司Logo的时候就使用了一段连续的火车车轮声和汽笛声来表现故事发生的空间地点——火车站。接着空中的一个长镜头直接飞入车站内部,此时的环境音颇为嘈杂但又层次分明:火车的汽笛声、车轮声、蒸汽声、旅客的谈话声、翻报纸声、火车刹车声、自行车声、脚步声等等,共同营造了一个旧巴黎车站繁华与热闹的环境。其中蒸汽声是非常重要的环境音,它凸显了故事发生的时代特色,为整个影片增加了一份年代感与厚重感。此时的电影画面是一个穿过人群飞向前方的运动镜头,而此时的人声也随着镜头的远离与靠近而渐弱渐强,并不断有新的行为声音引入,这种声音的处理符合多普勒效应,给人一种置身其中的现场感。接下来的环境音便包含车站乐队演奏的音乐、人们之间相互问候的声音、图书馆老人对书的议论声、钟表的齿轮声以及蒸汽声等。可以说,环境音不仅陆续交代了片中人物的身份,交代了整个巴黎车站的空间概况,还将男孩雨果居住的环境与身份进行了着重刻画,使观众对他的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乐队欢快的乐曲也为车站铺下了一股温情,符合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使整个影片蒙上一层童真单纯的色彩。总而言之,这一段的环境音有意着重突出巴黎车站的繁华与热闹,为接下来梅里爱先生的出场埋下伏笔。


        当雨果来到大钟的另一边,透过表盘上的数字向外看时,环境音霎那间安静了下来,只能听到很小的脚步声和人们议论的声音、钟表齿轮声以及发条转动的声音。而这里正是梅里爱先生的出场环境,创作者利用声音对连续空间的塑造,勾勒出车站偏僻一隅的环境。显然,这里远离繁闹的车站中心,而梅里爱先生却在这里静静地卖玩具,环境音的对比表现出他的落寞与忧郁。而钟表的齿轮声与雨果窥视梅里爱先生的视点缝合,同样令观众产生一定的现场感。


       接下来便是车站警官与爱犬追捕雨果的场景,这一段的环境声再次表现出了巴黎车站的繁华与拥挤,然而这次的环境声又与上次的不同,如果说上次的环境音是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进行一组片段式环境音的堆砌,那么这次的环境音则利用追捕的行为将整个巴黎车站的环境音连缀成串,这次的环境声还增加了观众的惊讶声、尖叫声、撞翻桌椅的声音等等,表现出追捕雨果的混乱场面,也表现出警官的敬职敬业,同时还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对车站时代与空间的印象。


       可以说,《雨果》开场段落的环境音奠定了全片的时间与空间架构,为影片增加了一份厚重的年代感,同时辅助画面“复原”了上世纪30年代的巴黎车站,给观众一种带入感。


2.音效

        音效也是影片开场段落塑造人物与环境的重要手段,车站里来往行人的脚步声、翻报纸声、蒸汽声,甚至连警官往机械腿上滴润滑油,狗伸舌头去舔等细节声音都被刻意放大,突出一种超真实的效果。


        在对环境的塑造方面,创作者利用被放大的脚步声、翻报纸声与蒸汽声来营造车站声音的层次感,表现车站的繁华与喧闹。而当梅里爱为发条老鼠拧发条以及梅里爱点数雨果手中的金属零件时,利用放大的发条声和金属碰撞的声音来对比和强调出玩具店周围的冷清,表现出老人所处环境的偏僻,烘托出老人内心的落寞。金属的音色还为影片增加了质感。


《雨果》剧照《雨果》剧照


        音效的使用同样对空间连续性的塑造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当梅里爱冲着雨果怒吼“滚”的时候,声音穿透整个车站,钻进警官的耳朵,从而引发了混乱的追捕。在现实中,声音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效果的,然而该片利用音效巧妙地实现转场,同时将两个相邻空间勾连起来,从而实现空间的连续性。


        在追捕的过程中,创作者利用了大量狗的喘息声和叫声以及奔跑中的滑行声来表现场面的混乱,同时还刻意放大了人物的碰撞声、玻璃破碎声以及机械腿踩破大提琴的声音,这些都为场面的混乱提供了很好的辅助效果。


        在对人物的塑造方面,创作者故意放大警官出场时点润滑油与狗伸舌头去舔的音效,表现出警官的威严与狗的凶恶,尽管实际上警官与狗都属于滑稽角色,没有那么可怕,但此时是雨果的视点,该片利用这种夸大的音效来强调孩子眼中警官和狗的凶恶。


        在警官和狗追捕雨果的时候,影片还刻意放大了警官机械腿踩在地板上的金属声与跌跌撞撞的碰撞声,表现出警官貌似威严实则笨拙的本质特点。


        在塑造梅里爱的时候,影片也利用音效来表现梅里爱的心情。比如他翻笔记本时的翻页声与他沉重的吸气声,都表现出了他见到书之后的沉重心情,也衬托出了他的落寞境地。


        音效更多的是从细节的角度来刻画和塑造环境与人物,从而以小见大、增添质感,获得一种极强的表现力。


3.音乐

        音乐是一部影片中最具主观性和诱导性的声音元素,同时也能增添画面的表现力,为影片奠定情感基调。《雨果》的开场便是一段空灵而梦幻的音乐,首先便将影片的基调定位为童话般的梦幻感觉,而音乐在渲染氛围和对环境塑造方面也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该片在车站中心热闹地带的音乐是一段欢快的曲子,手风琴的音色很好地表现出了车站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而在影片开头和梅里爱出场时则采用了一段空灵而略显冷寂的音乐,这段音乐恰当地表现出室外寒冷的冬天雪景和梅里爱玩具店前的冷清寥落,它不仅辅助画面表现了故事发生的季节,也暗示着梅里爱内心如同冬天一样冰冷落寞。当雨果在大钟的通道中奔跑时,运用了一段极具梦幻效果的音乐,把一个阴暗狭窄的通道塑造成了一种城堡般的梦幻家园。这几段音乐都是背景音乐,即无声源音乐,用来烘托气氛,奠定影片的情绪基调,在梅里爱与雨果对话的时候,这些背景音乐便停止下来。


        该片的开场段落也存在“音乐音响化”的现象,在警官追捕雨果的过程中,音乐便来自车站的乐队,即有声源音乐,此时的乐队不仅照应了之前雨果在大钟上俯视所看到的车站布局,也为追捕时的欢快音乐提供了依据。警官冲向乐队,造成了音乐的暂停,也造成了全场的短时安静,这一点类似于音乐中的休止符,不仅利用短时的安静制造出滑稽可笑的效果,暗示着接下来的追捕将更加热闹,也巧妙地将有声源音乐转换为无声源音乐,从而加入了一定的主观色彩,符合孩子的视点。


        音乐是《雨果》中必不可少的声音元素,是它奠定了影片的感情基调,是它烘托了人物的心境,也是它,塑造了一个孩子眼中的巴黎车站。


4.对白

        由于是开场段落,并没有太多的对白,而对白中也没有太多的特色,只是在处理对白的过程中,注意到了车站大厅的回声细节,也注意到了通过对白来交代雨果的身份与梅里爱的情绪。



对本文章有疑问,或者想提出意见。请联系我们
相关词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