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词条

北影教授王竞:“心像纪录片”的创作

从银幕上看,“作者电影”比其他电影更为复杂,原因在于它关系到了作者世界本身。当摄影机跟世界发生关联,这中间就会...

查看详细译文>>
纪录片

纪录片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

查看详细译文>>
《舌尖2》创3亿收入 致大量资本涌入纪录片市场

时下正在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尽管因过于故事化、借用BBC素材等负面新闻引发话题不断,但就是这样一部投资在...

查看详细译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影制作 / 正文

后浪出品:《民族志纪录片创作》试读

By 1905电影网2014 . 12 . 29 纪录片

后浪出品:《民族志纪录片创作》试读

这些影像资料侥幸躲过了种种天灾人祸,存留至今,成为了又一座守望人类文明的影像宝库(图 1.8)。也正如阿尔伯特·卡恩在一百多年前所预感的那样,许多曾记录在"星球档案"中的文明印迹,已在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全球化浪潮的冲刷下湮没无痕了。


第1章 人类学:民族志与纪录片

        在当代主流社会科学体系当中,虽然有不少学科运用影像作为其研究的方法,但真正将学术主体与影像方法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一门分支学科的,迄今唯有人类学(anthropology)一宗。在国际学术语境中,"visual anthropology" 一词可泛指"视觉人类学"或"影像人类学",但它在中国被通译为"影视人类学",则是强调了这门分支学科的主流,是运用动态影像(即影视手段)来记录和表达人类学的知识与理念,描述人类社会的文化变迁,也对浩瀚丰厚的人类学视觉作品进行学理研究与文化阐释。而这种人类学影像民族志文本,在创作方法上,又大体与纪录片(documentary film)的制作方式相类似;因此,学习影视人类学的重要基础,便是将人类学的学术思想与纪录片的摄制技能融会贯通,掌握以影像传达人类学价值的能力,这也是本门课程的基本使命。


1.1 人类学与影像交汇的机缘

        人类学自 19 世纪中后期卓然成形,之后逐渐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学科体系与研究方法。究其大义,基本围绕着人类的社会组织与文化特征,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以民族志写作为方法,进行事实的描述或理论的梳理。所谓"文化",在人类学的诠释系统中几乎包罗万象,每一个学术分支都能够对文化作出符合其研究方向的定义,影视人类学同样如此。在1996 年出版的《文化人类学百科全书》中,曾对这一学科之文化观念作出如下表述:"文化是通过可视性的符号显现出来的。这些符号存在于社会或自然环境中的人体姿态、典礼、仪式以及人工制品当中。文化可以被设想为以情节性的脚本自我构建,拥有台词、服装、道具与舞台的男、女演员居于其中,而文化本身便是人们参与其中的所有场景之总和。如The Native Tribes, Animals and Scenery of South Africa),便以绘画的形式,展现了他旅行期间的所见所闻(图 1.2);生活于这一地区的多个黑人部族--如霍屯督人、卡菲尔人、布什瓦纳人等,更是他精心描绘的主要内容。这些人物形象虽然是速写风格,不施粉墨,却能够抓住当地人的形体特征与神情风貌,直到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人类学研究价值。


后浪电影学院系列:《民族志纪录片创作》后浪电影学院系列:《民族志纪录片创作》

        在自古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用图画形式展现和介绍治下臣民与海外番夷,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早在南北朝时期便有《万国使图》、《职贡图》等官方绘本的创作。存世至今的《皇清职贡图》,系由清朝乾隆皇帝下诏完成的一部九卷本图文巨著,成书于 18 世纪中叶。该书以画像和文字说明相配合,总共绘制出三百种来自不同民族与地区的人物图像,每一种图像皆描绘男、女二幅,共计约六百幅。"每图各绘其男女之状,及其部长属众衣冠之别。凡性情习俗,服食好尚,罔不具载。"(《四库全书提要》)特别是远及欧洲英吉利、法兰西诸国的人物形象,也被绘制于图册之中,纳入"朝贡"体系,可以想见清朝统治者在王朝鼎盛时期所营造的"四海归心、万国来朝"式的宏图盛景(图 1.3)。


        尽管绘画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现民族志内容,但它也存在很多难以逾越的障碍。首先是绘画者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够掌握写生和彩绘的技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绝非易事。其次,绘画难以"真实"地复制现实景象,画家本人的主观视角、艺术风格与作品材质,都制约了图像的写实性,无法在日趋"科学化"的人类学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正因如此,当法国人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 Jacques Mandé Daguerre,1787-1851)于 1839 年首次公布了他发明的"银版摄影术",并将他用照相机拍摄的照片公之于众时,这种借助于机械,并由光学作用和化学原理生成的图像,最终成为了影视史事件、社会变迁、文化思潮的故事片、纪录片,也为后世积累下一部空前翔实而真切的影像文明史(图 1.6)。


        19 世纪末期至 20 世纪初叶,人类学也发展出一套有异于其他社会科学的学术方法,那就是基于田野调查的民族志写作。人类学家离开了书斋,开始走向遥远的异国他乡,特别是那些未经现代文明侵染的天涯海角,在土著部落中扎下营盘,学习他们的语言与文化,参与他们的仪式和庆典,观察他们的政治、经济系统和婚姻、家庭制度,最终完成一部以调查成果为基础,以普遍理论为归宿的民族志著作。在从事实证主义"科学"研究的同时,人类学者也承担着"抢救旧文化遗存"的使命,在这一被称作"拯救人类学"(Salvage Anthropology)的领域,影像方法率先获得应用,摄影师们纷纷前往那些传统文明一息尚存,却行将在工业化进程中被碾压殆尽的地区,用图片或电影,记录濒危的文化印迹。


        其中,美国摄影师爱德华·柯蒂斯(Edward Sheriff Curtis,1868-1952)于 1907-1930年拍摄并陆续出版的 20 卷本《北美印第安人》( The North American Indian),以 4 万余张照片记录了北美地区 107 个印第安部落在 20 世纪初期的基本风貌,堪称一部史诗级的早期影像人类学巨著。特别是时隔百年之后,回望这一时期的学术往事,曾经显赫一时的学术理论早已无人问津,唯柯蒂斯所记录的北美印第安人影像依然鲜活有力,持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美洲印第安文化的传承者与研究者(图 1.7)。


        尽管电影的早期拍摄设备不便操作,并不适于野外作业,但人类学者与"民族文化拯救者"们依然看中了它与众不同的现实记录能力。电影是一种时空架构相对完整,与现实经验最为接近的视觉媒体,能够记录并展示远较图片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也使得它最终成为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的主要载体。甚至早在卢米埃尔兄弟发明其电影设备之前,一位法国人类学爱好者菲利克斯 - 路易·雷诺(Felix-Louis Renarlt)就曾运用另一种早期电影器材--"连续摄影机",拍摄了某一非洲族裔独特的制陶方法,并明确指出电影在"保存人类行为方式"方面的重要价值。1898 年,英国人类学家阿弗雷德·科特·哈登(Alfred Cort Haddon)率领剑桥大学探险队前往托雷斯海峡进行考察的时候,电影记录方法也极受重视,他命人拍摄了一整套影像资料,惜乎岁月消磨,存世者寥寥。


        此后,法国犹太裔银行家阿尔伯特·卡恩(Albert Kahn,1860-1940)也曾感慨文明脆弱,世事无常。他遂于 1909-1931 年间,花费巨资,派遣十余支摄影队奔赴全球各地,共拍摄收集了大约 72,000 张彩色照片、4000 张立体照片以及超过 18 万米(约 100 小时)的电影胶片,记录世界 50 多个国家的风俗世态,构成了一部"星球档案"( Archive of the Planet)。这些影像资料侥幸躲过了种种天灾人祸,存留至今,成为了又一座守望人类文明的影像宝库(图 1.8)。也正如阿尔伯特·卡恩在一百多年前所预感的那样,许多曾记录在"星球档案"中的文明印迹,已在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全球化浪潮的冲刷下湮没无痕了。


        尽管在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史中,影像方法最初并非学术研究的主流,但它所独具的视觉记录能力,与人类学所强调的田野经验有共通之处,因此,注定要与这门注重实证与体验的社会科学走上携手同行的道路。唯其创作方式与表述价值,还需要在人类学的学术熔炉中慢慢淬炼,打磨出它剖析世相、洞察文明的思想锋刃。



        本文选自后浪电影学院出品《民族志纪录片创作》。这是一本民族志纪录片创作入门指导教程。作者不仅从学理层面梳理了影像民族志这一学科的过往与现状,并且详细解析了这类纪录片的具体制作流程,从前期调研、中期拍摄直至后期剪辑,一应俱全。书中特别提供了如何与拍摄对象交流、快速融入社群的技巧和诀窍,以帮助初次创作的学生及年轻导演更顺畅地开展田野调查和记录工作。全书图文并茂、实例丰富,为拍摄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提供了切实的解决方案。


作者: 朱靖江 编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4-12
页数: 232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后浪电影学院

对本文章有疑问,或者想提出意见。请联系我们
相关词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