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词条

这不是演习!日本“二次元”拯救好莱坞!

《哥斯拉》、《明日边缘》两部改编自日本“二次元”的好莱坞大片前后夹击中国银幕,掀起观影狂潮。除了超级英雄大片这...

查看详细译文>>
主创解析新版《哥斯拉》:肥胖是向老版本致敬

新版《哥斯拉》是一次“螺旋式”的回归:既要创造一部主题、内容与风格都与1954年出自本多猪四郎的日本原版那般认...

查看详细译文>>
哥斯拉的诞生——特摄片里的日本战后史

尽管在现在看来,日本的“国粹”特摄片在视觉效果上稍逊一筹,但在哥斯拉诞生的那一刻起,贯穿日本半个世纪的特摄剧,...

查看详细译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影制作 / 正文

哥斯拉:日本缘何对怪兽电影情有独钟

By 1905电影网2014 . 05 . 21 哥斯拉怪兽电影

哥斯拉:日本缘何对怪兽电影情有独钟

周五哥斯拉北美首映以来,轻松登顶票房榜首,上映首周末突破9300万美元,仅次于《美国队长2》的9500万排名第二。看来美国观众对这这个超级怪兽“哥斯拉”还挺买账的。怪兽题材,是日本常见的电影类型之一,那为什么日本人这么喜欢怪兽电影呢?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上周五哥斯拉北美首映以来,轻松登顶票房榜首,上映首周末突破9300万美元,仅次于美国队长29500万排名第二。看来美国观众对这这个超级怪兽“哥斯拉”还挺买账的。这之前,美国翻拍过不少日本电影:《豪勇七蛟龙》The Magnificent Seven)翻拍自《七武士》Seven Samurai),美版《午夜凶铃》(The Ring)翻拍自《午夜凶铃》(Ringu)。不过美国始终没能搞定哥斯拉这个巨型蜥蜴。导演加雷斯·爱德华兹(Gareth Edwards)打算小试牛刀,在今年516日,东宝哥斯拉60周岁庆典之际,打破这个魔咒。怪兽题材,是日本常见的电影类型之一,那为什么日本人这么喜欢怪兽电影呢?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哥斯拉》 (Godzilla)宣传照《哥斯拉》 (Godzilla)(2014)宣传照


  电影原名为《哥吉拉》(Gojira),是大猩猩和鲸鱼的混合物种。故事发生背景是二战后经济复苏的日本,当时日本仍旧笼罩在太平洋地区氢弹试验的恐惧中。爱德华兹新片的预告片透露出故事主线是日本核电站,这不禁让人回想起2011年福岛核电的惨剧。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让一个西方人来拍,可能会更好地还原怪兽的主题,而不是纠结在核问题上。


  “东宝最初的《哥斯拉》系列以及其他怪兽电影并非都以核辐射为主题,”英寿千叶(Hidetoshi Chiba)这样解释。他是东京数字好莱坞大学的教授,也是怪兽电影的专家。怪兽电影其实有个循坏周期,其中包括了很多其它极具破坏力的巨兽,像巨型蛾摩斯拉(Mothra),或者变异翼龙拉顿(Rodan)。

 

  对这部电影大众的解读是,核试验基地造出的恶魔破坏城市、滥杀无辜,这暗含了对核能的抵制以及反战的情绪。英寿千叶并不否认这种观点,但他认为怪兽更代表了自然的盛怒、人类的狂妄以及不可抗的力量而非科学实验的失误。


《哥斯拉》(Gojira)(1954)剧照《哥斯拉》(Gojira)(1954)剧照


  “类似这种大灾难电影或多或少都会与战争扯上关系,”他说,《哥吉拉》中东京的惨状想必让很多观众想起了9年前的战争,但比这种感觉,更深的是对天灾的恐惧。“大部分怪兽电影中都有天灾:火山爆发、台风或地震。而这些也并没有让日本观众想到核能或核武器之类的。”

 

蜥蜴人

  几千年前,踏足日本的那群人肯定隐隐感觉到了这片土地的愤怒。日本位于地壳三大板块交界处,活火山众多,地震火山频发。直至今天,虽然小震没那么多了,但每年都会有大地震拜访。


  从日本创世神话中可以看出,巨兽就是“日本之母”。她体内充满烈火,诞下二子Kagutsuchi(火的化身)和Homusubi(火的诱因),她把这遍布火山的土地变成了怒吼不安的群岛。


  “《哥斯拉》作为自然破坏力的象征是有其根源的:过去几百年中,日本不断遭受地震、海啸和台风的袭击,”作家帕特里克·马里亚斯(PatrickMacias)这样说。


  “他毕竟只是怪兽,不是人类,也不像金刚那样有一丝感情。如果有那么点神性在里面的话,那他就像‘上帝’;对这个星球渺小的人类毫不怜惜,易怒、无视生命。”


《哥斯拉》 (Godzilla)(2014)剧照《哥斯拉》 (Godzilla)(2014)剧照


  所以,西方观众认为的B级片其实深有内涵。对于一些人,哥斯拉甚至神圣如印度之神,传递着无私奉献、善恶有报的理念。这只巨大的蜥蜴正是印度主神之一毗瑟挐显灵时的样态,他伸出多只手臂说:“我现在是死神,世界的毁灭者”,来告知印度那些所谓的英雄们,他要“履行职责了”。


  日本人对类似自我牺牲和救赎的主题很买账,千叶说,他们希望恶魔也有人性的一面,而不是异类,就像西方胶片时代的怪兽。


  “在西方观众眼中,哥斯拉不过是一头带辐射的巨型蜥蜴,他们很难理解日本人为何把它看做自然力量的产物,”诺曼说。作为巨兽纪录片《小型哥斯拉》(Bringing Godzilla Down to Size)的导演,他在这一领域算是有突破性的进展了。


  “人类可以杀死蜥蜴,但却无法对抗自然。这也是《哥斯拉》1998版导演罗兰·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失败的重要原因。作为西方人,他真的没吃透”。

 

变种

  日本怪兽电影经久不衰原因也就如此了。好莱坞曾因上世纪50年代的冷战掀起了一股怪兽热潮,比如《突变第三型》(The Thing)或《他们》(Them),但没过多久热潮就悄然退去。但日本却始终如一热爱怪兽电影,而且会根据新的观众调整主题。


  年轻人喜欢科幻化的新怪兽电影。“《哥斯拉》本质仍在,”诺曼说。“年轻人对新的情节内容,比如外星入侵很感兴趣,他们也会根据之前的系列自己发挥想象”。


《哥斯拉》 (Godzilla)(2014)剧照《哥斯拉》 (Godzilla)(2014)剧照

  “有趣的是,本多猪四郎(Ishiro Honda)导演的《哥斯拉》系列,公然挑战权威,抨击社会问题、揭露人性丑恶。1971年的《哥斯拉对黑多拉》(Godzilla vs the Smog Monster)中,哥斯拉对战的黑多拉是公害怪兽”。


  在后来的系列中,哥斯拉甚至颇具人性,也奠定了这个角色的文化形象,深受各地儿童喜爱。


  “我欣赏的是这系列电影对怪兽透露出的同情,而不只把它当作异类,”耶鲁大学教授电影专业亚伦·杰罗(Aaron Gerow)说,“日本哥斯拉都会有真人参演,所以当美国1956年首次翻拍《哥斯拉,怪兽之王》(Godzilla, King of the Monsters!)中怪兽毫无人性可言时,日本观众很气愤”。


  日本对钟爱的哥斯拉恐惧中带着欣赏,这一点美国导演抓住了。在最新一版中,哥斯拉体型超越了之前,这在外星元素加入后很有分量。被问及哥斯拉的受欢迎程度时,千叶说:“世界对力量和崇高的解读不都一样么?”


  《哥斯拉》已在世界各地陆续上映,观众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看看这位号称1954哥斯拉粉丝的导演能否“正确解读”。日本要等到七月份才上映,很多人可能要辛苦等待了,不过对于这个饱受灾难折磨的国度来说,等待又算得了什么。


        文章来源:http://www.bbc.com/culture/story/20140516-giant-lizard-on-the-loose

        翻译:尹新莹

        转载自影视工业网

对本文章有疑问,或者想提出意见。请联系我们
相关词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