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词条

周传基老师读解《公民凯恩》1:人物、情节与剧作结构

威尔斯对邪恶的认识是成熟的和复杂的,且很少是成规化的。他是他那一代少有的儿个美国影片制作者之一,他们在探索人类...

查看详细译文>>
周传基老师读解《公民凯恩》5:成型过程与法国新浪潮

威尔斯始终是评论家的宠儿,尤其在法国。威尔斯是《电影手册》的评论家们偶像化了的灵感源泉,这个杂志是新浪潮的先锋...

查看详细译文>>
周传基老师读解《公民凯恩》3:革命性的摄影

摄影师格莱格·托兰德认为,《公民凯恩》是他事业的高峰。这位摄影师老将认为,他可以从那个“神童”(即奥逊·威尔斯...

查看详细译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影制作 / 正文

周传基老师读解《公民凯恩》5:成型过程与法国新浪潮

By 1905电影网2014 . 11 . 28 公民凯恩奥逊·威尔斯周传基影片分析理论幕后故事

周传基老师读解《公民凯恩》5:成型过程与法国新浪潮

威尔斯始终是评论家的宠儿,尤其在法国。威尔斯是《电影手册》的评论家们偶像化了的灵感源泉,这个杂志是新浪潮的先锋。戈达尔热情洋溢地说“我们所有的一切全都归功于他”。特吕弗则宣称,《公民凯恩》感召了绝大部分的法国电影制作者去开创他们自己的事业,他还在《美国之夜》中对这部名片表示了温和的敬意。

作者:周传基 ]

七、成型过程

《公民凯恩》海报《公民凯恩》海报

        《公民凯恩》往往因其杰出的剧本而受到好评——它的机智,它那紧凑的结构,它的主题的复杂性,但是该剧本的著作权却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这既发生在影片发行之时,也发生在1970年。那时评论家宝琳·凯依尔论争说,威尔斯仅仅是对赫尔曼·曼凯维支的完成作品做了一些润色。曼凯维支是好莱坞的一名常规作家。当他拿着《美国》(后来改称《约翰·公民,U. S. A.》,最终改为《公民凯恩》)的原始构思去找威尔斯时,威尔斯就请他以前的合伙人约翰·豪斯曼协助曼凯维支把它写成电影剧本,最好是在一个远离诱惑的、与世隔绝的地方。


        威尔斯对电影剧本的第一稿做了大量修改,改动如此之大,以致曼凯维支谴责那部影片完全脱离了他的剧本,他也不愿意威尔斯的名字出现在编剧的名分下,于是他把这个争端提交给了作家工会。那时,一名导演是不允许获得编剧名义的,除非他对电影剧本做出了百分之五十或更多的贡献。工会做出调解的姿态,允许两人共享编剧的名义,只不过曼凯维支挂头牌。


        当这场争议于70年代重新浮现时,美国学者罗伯特·L·卡林格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场官司。他研究了这个电影剧本的七个主要的草稿,外加许多最后的修改备忘录和其它材料。卡林格的结论是:早期的曼凯维支的几稿包含有“几十页沉闷和冗长的素材,它们最终是会被删掉或被取代的。而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剧本里完全没有那部影片最吸引人的那些风格化的机智和流畅”。一句话,曼凯维支提供了素材;威尔斯提供了天才。


        有关《公民凯恩》的商业历史和评论历史本身就是令人着迷的故事。在水银剧团垮台后不久,雷电华向24岁的威尔斯提供了一个前所未闻的合同:每部影片将付给他15万美元,外加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他可以在自己的任何影片中担任制片、导演、编剧或明星,或许,如果他愿意的话,担任所有四种职能。他被恩准全面的艺术控制,只对乔治·谢莱弗,该制片厂的开明头头负责。


        当时雷电华正处于财政困境,在它那短暂的存在时期始终如此。该厂于1928年由金融家约瑟夫·P·肯尼迪(已故总统的父亲)和大卫·沙尔诺夫(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的头头,后来是全国广播公司NBC的头头)所创建。沙尔诺夫希望该厂能成为“电影的NBC”。肯尼迪不久拿到约500万美元的纯利就退出了。雷电华在一个大有希望的开端之后就艰难起来,主要是经常变换管理人员,因此缺少连贯性。雷电华不同于其它大影片公司之处在于,它没有始终一致的特点和特殊的风格。


        沙尔诺夫和他的新合伙人,奈尔逊·洛克菲勒,要雷电华制作出复杂而又进步的影片,但是他们发现艺术价值和票房成就不容易统一。洛克菲勒和沙尔诺夫十分赞同谢莱弗雇用威尔斯的主意,他们的理由是,要想能制作出既有质量又能挣钱的影片,当然只有那个刚刚在百老汇和无线电广播上获得胜利的神童。


《公民凯恩》工作照《公民凯恩》工作照


        当威尔斯于1939年来到好莱坞时,人们对他极为不满。对于大多数导演来说,如果在35岁以前能获准导演一部A级影片,那就已是幸运的了。可是这个人仅仅是一个小伙子,又是圈外人,居然第一次出山就被赋予了全部的自主权。当他看到雷电华的生产设施时,他说了一句俏皮话:“这是一个孩子所得到过的最大的电气火车玩具。”在电影企业中最常规的人士看来,威尔斯造作、目空一切、傲慢。他对电影社团的公开嘲讽没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好莱坞是一个黄金的郊区,对于打高尔夫球的人、摆弄花园的人、平庸的人和沾沾自喜的小明星来说是完美无缺的。”他显然感到说这种话的乐趣,但他为自己年轻的、轻率的机智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几乎从一开始,《公民凯恩》的制作就引起争议。作为一个宣传大师,威尔斯使人们对该片的拍摄充满了好奇。这部影片是在“绝密”的情况下拍摄的。关于主人公的身分流传着种种谣言,当赫斯特辛迪加的流言蜚语的专栏作家卢埃拉·帕尔森斯听说这部影片是有关她的老板的私生活时,这位帕尔森斯在赫斯特的祝福和全面合作之下对该片展开了斗争。


        当该片接近完成时,赫斯特的斗争变得更凶狠了。他威胁电影企业说,要制造一系列丑闻,除非把那部影片在发行前就销毁。他的走卒,米高梅的路易·B·梅育(该企业中最有权势的人)提出,如果雷电华愿意销毁底片,他将补偿雷电华的成本,外加小小的利润。赫斯特威逼其它制片厂不要在它们的影院中预定该片,他的报纸还攻击威尔斯是一名共产党员,并且暗示他是一个逃避兵役的人(威尔斯出于体格方面的原因被拒绝服兵役)。雷电华陷入困境,由于犹疑不决而瘫痪了。威尔斯则威胁说,除非影片得到发行,否则他将起诉。最后,制片厂决定冒一下风险。


        除了极少数例外,《公民凯恩》获得了热烈的评价。《纽约时报》的波斯莱·克劳特称之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影片之一(如果不是最伟大的影片的话)”。它获得纽约电影评论家颁发的1941年最佳影片奖,那一年是美国电影的好年头。它获得九项金像奖提名,但是在发奖大会上只要提到威尔斯的名字就被人嘘。值得重视的是,该片赢得的唯一一项金像就是给剧本的。宝琳·凯依尔暗示说,这是旨在对曼凯维支、好莱坞的常规表示支持的姿态。


《伟大的安伯逊家族》海报《伟大的安伯逊家族》海报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公民凯恩》在票房上失败了,这是威尔斯在好莱坞的结束的开始。当他的第二部杰作《安倍逊大家族》未能取悦于几次悄悄进行的预映的观众时,雷电华就把它由131分钟的长度剪为88分钟,并且续上一个虚假的大团圆结尾,但它在票房上也失败了。此后不久,雷电华在行政管理上又一次易手,威尔斯和谢莱弗都被撵走了。


        40年代的美国电影逐渐变得越来越黑暗,无论主题还是摄影均如此,这部分是由于《公民凯恩》的巨大影响。那十年中最重要的风格就是黑色电影(FILM NOIR),这是适应于那一时代的风格。威尔斯的风格继续朝着黑色影片的倾向发展,尤其是如《上海小姐》《邪恶的接触》这样的影片。托兰德死于1948年,年仅44岁,这是美国电影不可挽回的损失。

 

八、理论

        《公民凯恩》是一部形式主义的杰作。确实,影片中有某些现实主义的因素——它那事实的依据、新闻片段落、大景深摄影,备受像安德烈·巴赞这样的现实主义理论家的高度赞扬。然而,总的来说,影片中那些发挥技巧的段落才是最令人难忘的。威尔斯是电影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风格化的着迷之处是由装饰性的视觉因素、令人目眩的运动镜头和极富有质感的声带、万花筒般的剪辑风格、极其零碎的叙事以及大量的象征性动机等最全面地描绘出来的。


        《公民凯恩》无疑是一部作者的电影。威尔斯不仅制作了这部影片,而且是剧本的联合编剧,演员和摄制组成员是由他选定的,他主演,并且毫无干扰地导演了整部影片。该片典型之处还在于,它探索了一整套威尔斯特有的主题,并且以如此鲜明的风格创造出来,致使它成为它的作者的真正署名。威尔斯在赞扬他的合作者时,是十分慷慨的,尤其是对演员和摄影师,但毫无疑问在这部影片的生产过程中,他完全控制了一切。


        马克思主义的评论家十分钦佩这部影片,尤其是在欧洲。在那里,威尔斯几乎被当作是半个神。虽然《公民凯恩》并非公开主张马克思主义,但它的意识形态的基础却明显是左翼的:

        (1)该片可以看作是社会变革的工具,对资本主义弊病的批评;

        (2)它攻击本世纪最初40年美国社会经济系统的现状;


        (3)它打破权力的神话,并且展示媒介在形成公众舆论中的巨大影响;

        (4)它表明财富与权势是狼狈为奸的,它们实际上剥夺了在社会底层的那些个人的权利;

        (5)它对受压迫者,尤其是妇女表示同情;

        (6)它展示环境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行为,如果凯恩没有继承一笔财富,他可能就不会被他的权势搞得道德堕落;


《公民凯恩》剧照《公民凯恩》剧照


        (7)宗教和超自然势力在影片中没有起到显著作用;

        (8)从潜在价值来说,对人物的处理是平等的——对那粗俗的、出身卑微的苏珊的处理和对那出身富贵的、文雅的李兰的处理都是同样的尊重;

        (9)该片的结构是辩证的,从凯恩的矛盾性格来确立命题与反命题,最后达到综合:真实的凯恩就是他既善良又邪恶,既进步又反动,既敏感又麻木。正如法国评论家毛里斯·拜西指出的:“在威尔斯的世界里,归根结底,真实既不是善也不是美,但它有自己的方式,那就是真实。”


        威尔斯始终是评论家的宠儿,尤其在法国。早在50年代,他的剧本片断就出现在如《画面与音响》和《今日电影》这样的杂志上。威尔斯是《电影手册》的评论家们偶像化了的灵感源泉,这个杂志是新浪潮的先锋。让-吕克·戈达尔热情洋溢地说“我们所有的一切全都归功于他。”特吕弗则宣称,《公民凯恩》感召了绝大部分的法国电影制作者去开创他们自己的事业,他还在《美国之夜》中对这部名片表示了温和的敬意。在那由英国的权威性杂志《画面与音响》每隔十年举办一次的国际电影评论家的一次投票中,《公民凯恩》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十部影片中位居榜首,而作为电影历史中的最佳导演,始终获得最多票数的电影制作者是:奥逊·威尔斯。


【查看更多】

周传基老师读解《公民凯恩》1:人物、情节与剧作结构

周传基老师读解《公民凯恩》2:讲故事的方式大于故事本身

周传基老师读解《公民凯恩》3:革命性的摄影

周传基老师读解《公民凯恩》4:声音、剪辑和美工

周传基老师读解《公民凯恩》5:成型过程与法国新浪潮


对本文章有疑问,或者想提出意见。请联系我们
相关词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