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词条

电影改变人生—与贾樟柯对话 (六):唤起对空间的新理解

《小武》也好,《站台》也好,自身的记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另外一个是对过去时代、对当下时代的想象,归根到底电影还...

查看详细译文>>
远在他乡的故乡——贾樟柯谈锡兰

锡兰在《小镇》中拍了很多微观世界的镜头:小动物、一草一木的细节、纹路、肌理。我们从未这样专注而细心地凝视过那些...

查看详细译文>>
张献民与贾樟柯对话:体制、青年导演与艺术院线

很多人说贾樟柯你现在通过审查了,你回到体制了,你特别想回到体制,我说我觉得那是个过程,我是特别想回到工业里面,...

查看详细译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电影改变人生—与贾樟柯对话(四): 与新现实主义的结缘

By 1905电影网2014 . 11 . 03 贾樟柯贾樟柯访谈王樽香港电影马路天使

电影改变人生—与贾樟柯对话(四): 与新现实主义的结缘

对盗版DVD我有一个比较宽容的看法,因为我知道除了所谓专业人士之外,那些电影资源是被屏蔽的。不要说去看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即使去看一些比较通俗的《教父》、《现代启示录》,如果你不是所谓专业人士或有些特权的人根本办不倒。所以,我觉得电影资源的开放对中国人的改变还是非常大的,对盗版DVD保持了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

与新现实主义的结缘

  王樽:在你放弃学美术准备考电影学院的时候,国内关于电影方面的图书少的可怜。

        贾樟柯:是啊。为了对付电影知识的考试,我骑自行车走遍了所有太原的书店图书室,最后买了一本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美学概论》,里面大概有十几页是关于电影的知识,然后又买到了一本《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剧本选》,就是靠这两本书进行的第一次考试。


贾樟柯拍摄《海上传奇》的工作照贾樟柯拍摄《海上传奇》的工作照


  在后来的文章和讲话里,我都在说电影这个东西没有那么神秘,每个人有兴趣的话,都可以去做它。那时候我觉得环境太不对了,为什么普通人家的子弟不能想这个东西呢?另外一方面,对盗版DVD我有一个比较宽容的看法,因为我知道除了所谓专业人士之外,那些电影资源是被屏蔽的。不要说去看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即使去看一些比较通俗的《教父》《现代启示录》,如果你不是所谓专业人士或有些特权的人根本办不倒。所以,我觉得电影资源的开放对中国人的改变还是非常大的,对盗版DVD保持了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


  王樽:应该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剧本选》是你买的第一本电影书,似乎是某种机缘巧合,使你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有了最初的联系。

  贾樟柯:对电影和生活,我始终呈现的都是一种忙打误撞的局面。


  王樽:《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剧本选》里收录了《偷自行车的人》,我看你自己在一些讲演里面把它列为你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贾樟柯:我觉得,关于《偷自行车的人》,我们存在着很大的误读。


  通常,我们都把《偷自行车的人》作为一个左翼作品看待,关注地下人民、关注社会现实、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批判,作为这样一种理解来建立了第一印象。其实我觉得这是对整个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巨大误解,或者说是一叶障目,因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在整个电影美学改变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觉得它首先是把电影从摄影棚里解放出来,进入到了一个真实的空间里面进行拍摄,它是对电影媒介材料认识的一个很大进步。其实也是复原到电影本体的角度来观察电影。


《偷自行车的人》海报《偷自行车的人》海报

  在《偷自行车的人》里面,视觉的方法、一些手法都是被忽略的,所谓记实拍摄都是非常高的技术达到的。人们一般认为记实就是几个小伙子到街上见什么拍什么,随便拍下的就是记实,这是一种误解。其实,一部做得完整、非常好的记实美学的电影,是需要非常高的导演技巧,非常高的指导演员、捕捉现场气氛的技巧,多种要素的结合才能产生的一个作品。比如说,在《偷自行车的人》里面有一条叙事线,丢车——找车——偷车,除了这个表面的叙事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结构,比方它有白天——夜晚——下午——夜晚,很自然的时间感觉,还有风、雨、雷、电,这样一个自然现象的组接。整部作品充满了自然感,甚至连天气都融合在一起,而天气也跟人物状态有关系。


  我记得在电影里父亲带着儿子从餐馆里面出来,天气在下雨,他们避雨的时候,整个城市都在下雨,突然出现了一些神父,在同一屋檐下,你很难说清楚这种宗教情绪被抽离的感觉,我觉得这种感觉非常好。它远远不是关心失业工人一句话能把它认识、解释到位的。如果仅仅说它关心失业工人、批判资本主义,就太对不起这部杰出的电影了。我觉得它的意义更广更深,而且它对后来现代性更强的影片,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到新浪潮的时候,大量的自然光、手持摄影、街头实景拍摄,那个背景就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新现实主义的传统。


  王樽:对《偷自行车的人》的概念化认识,体现了我们社会思想领域的狭隘和庸俗实用主义盛行的特点。

  贾樟柯:我们整个民族对视觉的认识和理解的确是非常需要进行提高和改进的,比如说,直到今天我们认为一些电影视觉非常精彩,所谓的视觉效果不是内容而是那个视觉效果本身,从一个真实视觉理解上,我们说它可能是品位非常低的视觉作品。


  比如,我们经常会有人说,“这部电拍得真美,像油画一样。”这个标准就很奇怪,实际上它所说的油画是风景画,而且是通俗的风景画,海滩、夕阳、村路、海港、渔村、夕阳下的落叶,基本上是这样的情怀。我们缺乏一个完整的视觉认识系统。


  王樽:我们的视觉认识主要还处在传统、甜腻、通俗和具体的画面上,因此现代的抽象艺术,写意风格的电影在中国都没什么市场。

  贾樟柯:我觉得欧洲有真正的视觉生活,我们是没有视觉生活的,最起码以前没有。视觉生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包括你能看到什么,另外一方面在于你进没进行视觉活动。我经常很羡慕地跟人家讲,有一次我去法国南特,那个城市有个美术馆,收藏了很多康丁斯基的画,我就去参观,突然来了两三个班的幼儿园的孩子,由老师带领着,五六岁的小孩怎么会来欣赏这些画,老师就让他们在展览厅里闹、吃东西、跑来跑去,但是它们身旁就是康丁斯基的画,他们就是在这样一种视觉氛围里面成长起来的。那里有那么多的摄影出版服务社、那么多的摄影博物馆、那么多的摄影节、电影节、艺术节、频繁持续的艺术活动,没有中断过的视觉经验积累,对整个民族、整个文化的延续性,给它的国民造成的视觉经验的丰富是很难取代的。


  当然,我们是穷过来的,没有这个条件,但是对文化的重视也是一个问题。另外一方面对生活本身和历史本身的理解,对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的感受的轻视也是一个问题。比如说,在巴黎篷皮度艺术中心附近有个商店,那个商店卖艾菲尔铁塔的照片,从铁塔奠基、到盖了一点点的、到最后落成的都有,背景都是铁塔,前景是些年轻的人物。我觉得当一个人路过那个橱窗,看一眼这些照片的时候,它会尊重一个城市的纪录。他觉得这个纪录本身会让他知道这个城市是怎么过来的、法国人是怎么过来的、这个城市的生活是怎么改变的。大家都是有根的人。


贾樟柯拍摄《海上传奇》的工作照贾樟柯拍摄《海上传奇》的工作照


  王樽:我们当然也有根,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但这些根这些来路都被屏蔽着,不让你知道,尤其是一些敏感的历史根本不让你提。前段时间,我在报纸上写过一篇文章说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最大的改变是什么话都能说了,有读者就给我写信,说我的这句话不是事实,他以自己为例,讲了去注册网址的一次遭遇,因为出生年月涉及到敏感时间而必须要更改。

  贾樟柯:我们现在一方面是不尊重记忆,觉得记忆没有用,或者说记忆本身是受限制的。当然这里也有经济困难的限制,如果文革十年真的有像今天这么多独立影像纪录的话,我觉得对灾难本身的反思,对灾难本身的认识可能会完全不一样。今天我们留下来的影像都是官方的影像,而且都被控制着不让你看。有一次在青年电影制片厂,我偶尔进入放映厅找一段素材,放映文革当中的一段场景,在那空旷的放映厅里,看那些批斗场面,红卫兵的无知和被批斗人的茫然和恐惧,使我的鸡皮疙瘩一下子就起来了,尽管那个影片是官方放映的,也绝对会让你毛骨悚然。现在的十几岁的小孩一提到红卫兵就觉得非常的好玩,像把毛泽东像章别在胸前皮肤上,觉得非常好玩,太酷了,这不是追星一族吗?你也不能怪罪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


  我们是个缺乏影像记忆的民族,一方面是视觉理解有问题;另一方面,这个记忆产品本身对于个人、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远远没有被理解。为什么今天年轻的导演面临那么多的困难,因为我们做得不是赏心悦目,不是让观众在一个半小时快乐而去就完了这样一个很简单的工作。其实,我们理想里面想要弥补或者想要承担是记忆部分的工作,而这一部分的工作并不受大众的欢迎。


  王樽:现在,我们有些所谓名导演完全脱离大众,住着豪宅开着奔驰,却千方百计讨好小市民趣味,花巨资制造虚幻无边的电影,他们脱离现实说是为观众造梦,其实首先是为他们自己造梦。

  贾樟柯:大众口味本身是需要特别警惕的,今天什么东西都是以票房为标准,以大众的趣味为标准,甚至有人写出对某部电影的好坏评论,就是看大众有没有到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我觉得这是一个太简单的判断。电影的好坏不在于票房好不好,而它的价值会在历史的深处显现出来。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为未来拍电影、为十年以后的观众拍电影,但所谓文化有积累的过程,它需要时间、它有时间的要求在里面。


  如果有非常多的电影,像《偷自行车的人》,它能把这样一部民族的经历用个人的角度拍出来,那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我觉得,从美学上来说,我们一直低估了这部电影的美学价值,当然只是指中国,而不是整个电影界低估了它们的价值。

 

珍重世俗生活

《马路天使》海报《马路天使》海报

  王樽:在你选择的十部喜欢的影片中,其中最老的中国电影是袁牧之1937拍摄的《马路天使》,讲到喜欢的理由时你说“那么活泼的市井生活描绘,在日后的中国电影中没有了”,其中既看出你的珍爱,也有你的惋惜。你最早接触《马路天使》是什么时候?

  贾樟柯:看《马路天使》是我在电影学院上课时候,应该是先看了尔冬升过去拍的《新不了情》它让我寻着一条市井的路去追踪才找到了《马路天使》。

 

  《新不了情》看完后我有一种微熏恍惚的感觉,这是一部爱情片,但是整个片子里面透露出非常娴熟的对市井生活深入的掌握、非常朴素的对市井生活的尊敬,这样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尊重,这种气质让我突然觉得非常熟悉、又非常陌生。


  所谓熟悉,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人际关系里面,每个人都在世俗生活里面。可能到北京、到深圳这种生活感觉就少了,但若在汾阳那座非常古老的县城,就有一种针对这种市井生活的概念,我看了之后很熟悉,国产电影里很少有这种感觉,就拍到了一种世俗生活的感觉。从这部影片开始,我就慢慢溯源,看到那些上世纪30、40年代电影产业的时候,我发现那些才是中国电影非常好的传统,对个人生活、个人情趣、对街坊邻居、市井生活的重视,我觉得那个传统是1949年以后被大的叙事、对革命的热情中断掉了。因为个人生活变得不重要了、世俗生活变得不重要了,甚至家庭生活都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去开发北大荒,重要的是开发大油田、重要的是去革命,就把一个普通人、正常人的日常生活被整个银幕忽略掉了。


  在《马路天使》身上,我发现中国电影非常重要的源头、非常珍贵的经验。当然,它周边和之前还有很多好影片,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做得非常完整,它的场面调度非常熟练,非常完整地将市井生活的喜剧元素跟背景的社会动荡、悲惨,简单朴素的阶级感情,融入到熟练的人际关系的描述、邻里街坊的描述里面。包括很多神来之笔,比如赵丹周璇窗对窗的交流,这种东西非常可惜地中断掉了。


  由这个你再回来观察港产电影、台湾电影,你会发现有些文脉是被它们传承下来了。直到今天,我们的潜意识里总觉得大陆文化是华语文化的正统,实际上,要考察一个完整的华语文化,你必须要去了解台湾文化、香港文化、甚至东南亚华人的文化,才可能是比较完整的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特别是,我后来有机会到了台湾、香港去感受。我觉得说香港是文化沙漠是很幼稚的,其实很多精彩的文脉是在港台延续的,大陆反到缺少这个东西。比如,王家卫能拍出《花样年华》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它是那个年代传下来的东西,本身灵感的源头、造型的延续,都是没有中断的、完整的中国文化传承下来的。你不要指望一个大陆导演能拍出《花样年华》来,因为你被中断了,你对市井生活那么不了解,对日常生活那么不重视,更不要说你连白光、周璇是谁都不清楚,你对那个时代的流行文化完全不了解,怎么可能拍《花样年华》。

  当我三十多岁的时候,我意识到了我们文化结构的缺陷,可能我读沈从文、读张爱玲的文章可以弥补这种传承的缺憾,但是从日常生活当中这个东西是弥补不了的。


《花样年华》剧照《花样年华》剧照


  我到香港,第一个亲切感就是看到了那么多的繁体字,看后感觉很亲切,因为我在大陆看不到,我知道那是过往我们很重要的东西。还有广东话里那么多的古语、古文,管警察叫差人,一下子觉得我的生活是跟清朝有关系。我觉得挺好,它不是被改造过的东西。差人和警察都是一回事,但是你会马上觉得这个城市是从清末过来的,香港好像是清代一样,特别是到九龙,你会看到那些老人家还在劳动,那些卖药材的、卖香料的、卖土特产的,庙街散发着那种海和香料混合一起的味道,你会觉得感觉非常好。有一次,我在台北的一个很小的茶馆喝咖啡,进来几个年轻人,老板问“请问几位”,那年轻人脱口而出“仅两位而已”。当然他也是开玩笑,不是每天都这样说话,但是你从偶尔的语言和生活细节里面,会发觉没有被中断的文化的延续。


  这一两年里,我对民国历史特别着迷,因为我觉得民国离我们那么近,我们是最不了解的,《马路天使》这段就是民国,民国是什么样,在大上海的时候,你已经看到有饮水机,有乐队,那时的邻里关系、世态人情都有生动的呈现。


  王樽:在《马路天使》中,看似活泼的影像下,蕴涵着深重的苦难和社会悲情,市井生活也是苦中作乐,里面很多细节内涵都很沉重,虽然只是蜻蜓点水。比如魏鹤龄扮演的老王和赵丹扮演的陈少平去请律师想打官司,整个过程不足十分种的戏,他们对律师事务所的陈设的好奇,和几句简短的对话,就将贫富不同阶层的差距,以及他们和律师完全不同的思路,表现的既生动又沉重,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真相。我在看你的《世界》时,也常有这样的会心,比如温州女子做假冒名牌服装与世界公园仿像类的东西,包括赵小桃提得手提袋上的名牌商标都无言地陈述着时代的真相。甚至,我觉得《世界》里赵小桃发现男友的手机短信秘密后的沮丧,以及最后两人煤气中毒,都让我看到了中国早期电影不动声色又处处皆禅的余韵。

  贾樟柯:尊重世俗生活是我们大陆电影没有延续下来的香火。我觉得,整个革命文艺是通俗加传奇的模式。首先是通俗,流行文化,特别是在没有文化的底层人当中容易传播,《白毛女》就是这样。再就是要传奇,脱离世俗生活的传奇,山洞里一躲就是多少年,或者就是生离死别,这种革命文艺的影响并没有消除。


《英雄》剧照《英雄》剧照


  今天很多的电影其实是革命文艺的延续,甚至是红卫兵文化的延续,它改编了,改包装了,成了商业片,实际上内核里面仍是。比如说《英雄》,我不是批评张艺谋,我不太认同他对权力的看法,如果有个简单的现代文化背景,你不可能拍一部电影去为权力辩护,我觉得这个很可怕。这个东西本身,是跟红卫兵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我觉得观众对具有法西斯性特点作品的热爱也是让人感觉很吃惊的,我现在很讨厌说“这个东西很有力量”。当然,有力量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往往我们所说的力量是法西斯性。我一听力量就害怕,你究竟谈的是哪种力量?有人说,“这个电影太有力量了!”那个力量是哪种力量?是法西斯性还是其他?你要说清楚,别用一个力量就概括了。什么都有力量,不说话沉默也有力量,生活里面遇到问题解决不了也有力量,解决的了也是力量,打、砸、抢也有力量。


  我觉得有非常多的症结出在文化传统被中断,出在对文革的负面影响消除和反省的不够。说来说去,变成好像贾樟柯经历过文革一样,其实我没有经历过,我觉得这都是老生常谈,但是实际上真正去做、去面对这个问题不多,我觉得很危险,可能曾经呼吸到文革气息的人都老了,包括我自己,文革结束的时候我才6岁,现在都35岁了。重要的是文革的影响还在,而且经过改头换面,经过包装以后,仍然是那么强势,这是让人很担心的。


  再反过来看《马路天使》同样是一部左翼的作品,它对人的亲和、对普通人生活的那种爱,我觉得真是好东西,有阶级立场的电影不等于要取消掉人的日常生活。


  选自《收获》2006年第二期


【查看更多】

电影改变人生—与贾樟柯对话(一):认识贾樟柯

电影改变人生—与贾樟柯对话(二):沉迷电影学会打架

电影改变人生—与贾樟柯对话(三):电影的可能

电影改变人生—与贾樟柯对话(四):与新现实主义的结缘

电影改变人生—与贾樟柯对话(五):人的困境是永远的

电影改变人生—与贾樟柯对话(六):唤起对空间的新理解


对本文章有疑问,或者想提出意见。请联系我们
相关词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