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词条

好莱坞怎样谈生意?

在大多数情况下,买家会要求编剧写作费用依照版权购买费的一定比例计算。尽管这是可以商榷的,但在实践中大多会被接受...

查看详细译文>>
【试读】莫里康内:50年一瞬的魔幻时刻

有一部电影因为阴错阳差最后没能合作,那部电影是《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导...

查看详细译文>>
构建谋杀:插入镜头与特写镜头

特写镜头中的面孔是模糊的、可交流的、富有表现力的,它呈现了另一种紧张关系:爱普斯坦将面孔视为肌肉与软骨的集合,...

查看详细译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影制作 / 正文

《不能说的夏天》编剧徐琨华:一切创作选择都是围绕最初的出发点

By 1905电影网2014 . 10 . 30 不能说的夏天徐琨华编剧技巧

《不能说的夏天》编剧徐琨华:一切创作选择都是围绕最初的出发点

五千万可以不赔本,只要不赔钱就是胜利。假如只达到一半的话,整个团队当然会很有挫折感。经济上的损失可以再想办法,但最难过的可能还是因为不相信不到200分之1或300分之1的中国人关心这个议题。


关于创作过程:一切创作选择都是围绕最初的出发点

        编剧圈:这个故事来自于新闻事件?是如何做调查的?调查中带来了哪些灵感?

        徐琨华:故事来自于导演的律师朋友。当时没有一上来就去采访律师,而是自己先写几稿大纲,然后再去采访。正常情况可能是先去采访当事人,但我觉得自己先写是一个发现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部分,到访谈时,问得更具体。现在看来,虽然当时花了很多时间,这个决定是对的。那个时候已经确定是多角色,当然知道几个角色的性格以及背景设定,但大部分角色的背景或是两面性还没有确定。和律师交流的时候,听她讲过去的成长背景、还有更多的案件。她的主要工作是做妇女救援:关于强暴、性骚扰的案子。但律师本人太好太单纯太善良了。访谈的过程我一直想要找出她生活上的困境,一点真实的碎片,或曾经失控的瞬间,家庭问题。但都基本没有。我问她 "那么案件遇到的"坏人"呢?妳持续遭遇那样的邪恶,怎么自处?" 她看着我,摘掉眼镜,然后拉开桌子最上层的抽屉,里面满满是当事人寄来的卡片。当事人往往是教育水平不高或是社经弱势的妇女或是儿童,看她们歪歪扭扭的字迹,诉说着最简单的感激之情,


《不能说的夏天》海报《不能说的夏天》海报

        在当时我就意识到,这个故事值得说:因为社会大众并不知道律师这样的人在战斗着。但如果按照真实人物来描写律师的话,是没有戏剧效果的。因为这样写的话,律师这个人物在电影中是没有转变的。


        编剧圈: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最大难点是什么?如何平衡真实事件与戏剧性?

        徐琨华:最大的难点是保护当事人。我们希望制作的伙伴们以及帮我们宣传的伙伴们不去讲这个事,这是我们创作这个电影自始至终的态度。我们拍这个电影可以赔钱,但不能去伤害当事人。这个事件的性质毕竟和《亲爱的》不同,那个事件中当事人找回了小孩子,是个happy ending,真正永久性创伤没有形成。


        创作上的难点,主要在于需要投入时间去研究事件背景包括法律相关的的知识,以及推敲每一场戏的节奏。平衡真实事件与戏剧性的根本就是围绕最初的出发点来组织故事。


        编剧圈:前三十分钟基本从女孩的角度讲述了性侵事件,后面的部分大多从律师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并刻画了人物群像,为什么会选取这样的叙事结构?

        徐琨华:当初导演给我打电话说这个题材的时候,自己感觉大概适合的有三种电影类型:一是现在这种,另二是《七宗罪》《费城故事》

        用《七宗罪》这种,主角在律师身上,很类型化,但主题比较阴暗。当初和导演讲的时候,导演也在犹豫,但结合这个案件,和我们表达的本心,我们是想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出来,而不是说要拍一个视角比较窄、和这个案件本身只有一些联系的电影,所以没有采取这种讲述方式。虽然这应该是最能卖钱的片型。


        用《费城故事》这种,主要是从受害人和律师的双人视角来讲述,结局更阳光。这部也是我很喜欢电影,但是这个说故事的方法很美国式(个人这样认为,虽然被嘲笑为"美国烂片看最多的人"),我自己对这个方式有点抗拒。这种方式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把全部的筹码压在两个主演身上。如果对手戏的化学作用成了的话,这会是很成功的一个戏,但如果不成,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媚俗的戏。当然这个是我当时选择的一个主要纠结点,那个时候一个字还没有写也不知道主演是谁。但觉得如果这样写的话,相当于把最后的呈现效果赌在演员和制作上。就像一个前辈导演曾经反问过我:"你这个戏如果全靠production的话,你觉得怎么着?"其实这个话的意思按我的理解是:尽量把剧作做得有亮点,而不是做成规矩的中庸制作,只寄希望与制作与演员来加分。


《不能说的夏天》剧照《不能说的夏天》剧照


        《不能说的夏天》的编剧重点是要辐射这个事件中所有的人。《费城故事》讲的是艾滋/同性恋,而我们的故事是大学有可能的性骚扰。两个议题是有很大差别的。对于同性恋的态度,观众进戏院前可能要么是支持,要么是反对,是很两面的。而我们的故事,讲的是处于灰色地带中的人与事件。我们的重点是人物在这种网状关系上的状态。一切都是以我们要表达的为出发点来设计的。

        "不拒绝不代表同意"是这个戏最大的辩证,这个是由社会上的很多因素造成。我觉得这个是这个电影最好玩的东西。后面从律师的视角切入也是想进一步让大家去发现、感受这种辩证。


《不能说的夏天》台湾预告版海报《不能说的夏天》台湾预告版海报

        编剧圈:这个电影是一个群像电影,是如何平衡各个人物的比例的?剧本和成片有哪些变化?

        徐琨华:教授、教授太太、白白、方律师、王老师、木宏,这六个人把一件性侵的事情主要方面都表现出来。当然还有小玲、利亚以及其它人物,这些人物离性侵事件稍远一些。这六个人物的关系不是一刀切的两组对抗,而是展开每个交织关系。


        例如,王老师这个人物其实是表现作为中间人的艰难,她在"共犯机构"内,但是出于对学生的保护又是第一个吹哨子的人。本来是想用"美丽湾事件"让她和教授太太有一个桥梁,但因为片长的关系,这部分拿掉了很多。这个角色也被削弱了。其实很对不起幼婷老师,当然作为职业的演员她不会在意。

        写得时候其实给这几个角色的篇幅是均匀的,后来考虑到时长,抽掉了这一部分,但最终成片的问题却不大。这点说明抽调的戏还是写得有些问题,假如这些戏真的好,抽掉的话,整个故事会垮的。例如,抽调了木宏这个角色也减少了和她姐姐的几场戏。

        假如说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的话就是:当你把剧本写完以后,用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检验方式来考量剧本,也许可以发现之前未曾察觉的问题,手段也许是立体,形象,或置换,总之要试着打破思考惯性。


        编剧圈:李教授的人物设定是如何考虑的?电影中可以看到教授是很有魅力的。

        徐琨华:首先,教授的风度翩翩是让观众更容易接受;而且戴导的那种帅不是只有一张俊俏脸,他帅在儒雅。理论上,教授的魅力在于他知道如何激发学生的潜力,这个会让学生很信服于他,包括女主角白白。再次,教授是一个有权力的人,意义在于:有权力的人怎么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加诸于被他权力控制的人身上。或是说,他如果把喜怒哀乐加诸于他们身上会怎么样。这是一个与故事主题切合的重点,一切的设定都是围绕这个点。例如用招助理这个设置,展现他对学生经济的影响。


        内在来讲,过去学运运动中,他本是试着去争取人民权利,但现在确看到不如他的人,因为妥协一部分人格尊严,反而混得好。他原本无私的内心活动开始变质,在他内心有个发酵的过程,开始不甘,迷失。而在他手上的权力,成了他发泄的工具。


《不能说的夏天》剧照《不能说的夏天》剧照

        编剧圈:勾引白白的戏是如何设计的?

        徐琨华:用甜言蜜语来控制其他人是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很常见。同时,他让你觉得他对你是特别的。另外,当李教授对白白采取行动的时候,他是很就轻驾熟的。他只需要给出白白一些线头:可能是事业上、经济上、学业上或情感上的。对观众来讲,可能一下子感受不了那么多,重点是对角色来讲,她是能够感觉到的。只要你对一个线头感兴趣,你就上钩了。


        编剧圈:李教授的结局是否太过巧合?这样设计的原因是?

        徐琨华:"不抵抗不代表同意",这是整个电影很重要的部分。但是作为电影也不能仅仅有这个东西。假如这个事情是在法庭上结束,只有李教授受到法律的制裁,有些观众也许会满意。但实际上更多观众不会买单,因为就算是李教授被判了几年,白白受到的创伤也不会因此好起来。所以李教授被判几年,对故事本身是没那么重要。真实案件里,教授的遭遇也是类似的,与设计相通,其实表现了法律其实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


        编剧圈:木宏的人物是如何考虑的以及最后的结局是否有点突兀?

        徐琨华:白白是我第一个确定的角色,然后是教授。当事人还是简化挺多的。如果说,利亚是"心甘情愿"去与教授做交换的,小玲可能也代表一部分人的选择:发生了事情,但是也不知道要怎么办。其实白白也是这种,假如她没遇到木宏,白白可能和小玲一样。但她更幸运,她遇到了木宏。就好比一个人受伤了,不去讲也没什么问题。但如果这时候突然来一个哥们,过来拍你肩膀问你是怎么回事,你一下子就会控制不住。木宏可以看做是白白的一个触发点。当然换个角度来看,关心别人并不会真的解决问题。每个人的问题还是都要靠自己的挣扎、纠结地去克服。


        大家也会说,你这结局编的吧,好扯!其实我已经把真实事件扯的程度拉回地面很多了。对于白白来说,自杀并非她真的想死,而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好比说:'拜托来帮助我,这件事情很严重!'可能这方面的经历并非每个观众都遇过,所以理解没那么直观容易。但如果像白白这种受害者要想走出阴影,停止自残,没有一个更大的事情,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不能说的夏天》剧照《不能说的夏天》剧

        另一方面,木宏的情感表达是很单纯直接确又张扬强烈的,他这颗保护白白的心,是迟早会让他出事的。假如你问木宏,是否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拯救她,他毫不犹豫会说愿意的。所以木宏的遭遇,也只是故事中必然的一部份。

        所以说,假如观众对木宏的牺牲感到不平,那他/她肯定问对问题了。


        编剧圈:法庭戏占的比例也不少,这部分是如何考量的?有什么可参考的电影?限制主要在哪?

        徐琨华:《费城故事》可以算是参考案例,但具体因为议题、结构的差别,可以直接参考的很少。唯一的相同点就是我们的律师都是从不理解当事人到理解。当然任何一个写案子的人都会这样来写(笑)。


        背景上的困扰主要有两个。一是,法律系统不同,我们没有陪审团。而且性侵法庭的特殊性在于封闭审讯。为了想要有效果,把法庭变成另外一回事,不是好的态度。所以我们的法庭很简单,没有为了戏剧效果增添很多东西;二是,律师在法庭上的专业用语和正常人讲话是不一样的,如何把法庭用语生活化,同时尽量保留原有的逻辑以及必要的词汇,这是比较难的地方。可能会有观众觉得律师的用语比较奇怪,但这确实是合理的。包括贾老师、徐老师第一次读本时都有小小的抱怨,我也尽力做了一些修改。


        真正创作上的难点在于律师几句话要把她的态度、策略体现出来,以及故意让对方上钩的一些手段。两个律师个人的利害关系也会掺进到辩护中。包括方的策略前后也有变化,首先是只求和解,后来是要帮白白追回正义。设计让对方上钩的这些益智游戏,也是我很享受的过程。这段戏也是希望从整体结构上把观众注意力收回来的部分。


        编剧圈:写剧本时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徐琨华:人物小传的时候定了性格,大纲时候确定了事件。写剧本时,谁先干嘛了,谁又干嘛了。一来一去的关系是什么,这是最难的部分,需要不断地推敲。


《不能说的夏天》剧照《不能说的夏天》剧照


        编剧圈:如何看待演员以及其他人的意见?

        徐琨华:每个部门的人有意见,我都会听。但听不代表立即就改,我会和他讨论出一个结果。假如这是对片子有益的事情,我肯定是会改;如果我的判断是这事情不能这样做,那我也会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


        编剧圈:剧本写了多久?您和王维明导演的合作方式是?

        徐琨华:这个剧本写了三年。大纲写了十次左右,剧本写了六稿。

        和王维明导演签了合约,但王维明导演对我很信任也很宽容,让我能够做充足的时间去做相应的调查、准备。其实合作是一个双方的事情,他信任你,你也会尽力去做,给他更多。


《不能说的夏天》角色版海报《不能说的夏天》角色版海报

        编剧圈:写完这个剧本后,有哪些收获或是觉得不足的地方?

        徐琨华:因为是第一部上院线的长片作品,也会关注一些评论。有人说这片子节奏有问题,后面高潮没有爆发出来。


        整个戏的出发点就是写实,我们可以写得再飘一点,拍得再飞一点。可是那样子和我们的出发点是不吻合的。剪辑时,结尾没有一般类型片核心高潮的弱势就很明显。这个也是我在反思的点:假如电影的规律是一定要有高潮,那是不是一些说故事的方法就是不能用。但是,如果这时候徐导、王导在的话,他们肯定会插话:电影就是尝试嘛,假如我们都去遵循那些规律,那还有什么意义?但是今天想要商业上有一个好的结果,可能一定要遵守这个规律。其实我们也遵守了大部分的规律,只是我们没有一个很煽情的高潮戏而已。那是不是我们的电影里一定要有一个煽情的高潮戏才会有好的票房结局呢?这个辩证仍在进行当中,在我自己来讲。这是我写这个剧本后一个很大的经验


        有的人比较幸运是别人给你讲了概念,你就能听懂;而有的人就是必须自己做了,才能听懂。那我可能是比较呆的那种。当然也期望看到这篇访谈的人一起讨论。


        编剧圈:对现在票房的满意么?有什么期待?

        徐琨华:五千万可以不赔本,只要不赔钱就是胜利。假如只达到一半的话,整个团队当然会很有挫折感。经济上的损失可以再想办法,但最难过的可能还是因为不相信不到200分之1或300分之1的中国人关心这个议题。


        客观来讲,我觉得我们这个电影以世界电影史最严苛的标准看,在67-77分之间,是值得大家去看一下的。

        我们自己已经尽力做了很多改变,去平易近人:包括片名,包括之前讲到,前三十分钟比较小清新,这也是希望观众可以坐下来,被电影吸引。

        希望大家可以把电影看得更多元化一点,如果我们只有好莱坞那种类型的电影,那就真的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了。


《不能说的夏天》角色版海报《不能说的夏天》角色版海报

关于编剧学习以及建议:训练剧作思维三步走

        编剧圈:对新人编剧有哪些建议?

        徐琨华:1)慎选合作对象并且摆正心态。如果剧本不是自己想写的,又不能和制作团队达成共识,不仅写得纠结,而且到最后又怪别人,自己的剧本没能很好地呈现出来,这是很不好的;如果工作环境和合作伙伴没那么理想,你就要尽力去学到最好的东西,累积经验。当然能选好伙伴就选好伙伴。


        2)想清楚自己做电影的目的。拍电影不是为了赚钱,要赚钱多的是方法,不用折磨自己。我自己期许写类型片,要让观众看的开心,五年后主创再看不会觉得丢脸。这代表必须有创新,必须有主题,千万不要五年后,看以前的片子说:wow!当时那片子抄得好烂,早知道抄另一部(笑)。


        3)跟对前辈很重要。好的前辈是那种就算你不和他一起做事,但你任何时候问他,他都会知无不言地和你讲的人。前辈的品性也是很重要的。电影学院有很多好导演、老师,如果自己已经有累积,从他们那里当助理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比如我们这个片子里头的导演监制,王导和徐导,一个是跟杨德昌导演,一个是跟侯孝贤导演(徐小明导演之前也还跟过张佩成导演,李行导演)。就是因为他们跟对好老师,所以他们愿意去教跟他们合作的人。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


        编剧圈:有什么学习编剧的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徐琨华:我把我压箱宝的告诉大家,其实很简单的。1)看电影的数量必须有保障;2)横向、纵向地比较电影。同样一个题材,不同的文化中,导演是如何处理的。过去和现在的。拍法有什么差别。大家为什么会这样选择;3)当编剧不能只会写剧本。要去体验整个拍戏的流程,理解电影制作的规律,才能知道拍出电影和剧本的不同主要在哪里。


        4)训练剧作思维三步走,a.第一次放松地看,看完之后,回想关键点以及觉得有问题的点。把自己投射到到编导的心态。比如他对观众的心态,他对人物设置的想法、他在制作方面的限制等等。辩证地思考编剧为什么会这样写?当然你可能会得出结论,他笨,他懒。但这个几率是很低的,肯定是有一大堆的限制导致主创做这个选择。如果这个和电影出发点有关系的话,你要尊重人家。b.如果电影值得看的话,带着问题看第二遍,你确定你想出来的东西和你再次看到的东西差异是什么?这个时候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去讨论这个事情。c.如果依旧觉得编剧写得有问题,就反问自己,如果是我,我要怎么写?他这样写这样拍你不喜欢,如果换你,你怎么写,怎么拍。


        编剧圈:如果想做编剧需要具备的素质?

        徐琨华:品性要好,品性不好的话就算有机会拍第一部片子,也不会有机会拍第二部片子。了解自己的个性,对自己诚实,你拍出来的东西就是你自己的个性,你的价值观。有意志当然也要有好的体格,对自己饮食、运动的纪律。要很爱写东西,愿意把自己写的东西给别人看。敏感,关注细节,对人物有观察力。有推敲的耐心。


        编剧圈:接下来有什么写作计划吗?

        徐琨华:接下来是和一个香港的金奖大导演合作的一部戏,可以算是比较开心的类型片,只能说到这。谢谢大家!



    特约记者:李倩

    来源:拍电影网

对本文章有疑问,或者想提出意见。请联系我们
相关词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