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词条

《中国影响力》电影大师讲堂第2期—冯小宁讲述电影里的英雄形象

英雄主义电影驱动着美国文化的发展,英雄主义电影的流行,体现出了英雄文化对美国社会的巨大影响与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查看详细译文>>
电影构图

电影构图是结合被拍摄对象(动态和静态的)和摄影造型要素,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有重点地分布、组织在一系列活动的...

查看详细译文>>
这不是演习!日本“二次元”拯救好莱坞!

《哥斯拉》、《明日边缘》两部改编自日本“二次元”的好莱坞大片前后夹击中国银幕,掀起观影狂潮。除了超级英雄大片这...

查看详细译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专访是枝裕和:小津接班人

By 1905电影网2014 . 10 . 24 电影制作是枝裕和如父如子日本电影

专访是枝裕和:小津接班人

一个男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父亲,也许就应该放弃只从自身出发成为父亲的想法,接受“只有当一个孩子接受和承认你为父亲,你才能成为父亲”的现实。

        在当代电影人中,是枝裕和是最坚持探讨家庭主题的导演之一,始终如一地为观众奉上同一题材的电影。


        是枝裕和又带着孩子来戛纳了。


导演 是枝裕和导演 是枝裕和

        2004 年《无人知晓》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时,他就把四个小演员全带了过来,让他们好好享受了一把,作为努力“工作”的回报。其中 14 岁的主演柳乐优弥更捧回了金棕榈,成为戛纳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不过,那一次是枝裕和自己可没过上什么清闲的日子。最近在接受 Screen Daily 采访时,他回忆道,自己全程都在照顾那些孩子,就像他们的父亲一样。尤其在《无人知晓》官方首映当晚,从酒店开往电影宫的车上,其中一个男孩实在受不了燕尾服上系得太紧的领结,不停地说:“我要吐了,我要吐了!”“我手忙脚乱给他找塑料袋,打开窗。大家都有点恐慌。


        那次真是一团糟,不过也很有趣。”他说。


        今年,是枝裕和带着新片《如父如子》中的两个小演员再一次来到戛纳。发布会上,他坐在两个孩子身边,微笑着照应他们,就如同电影片名“如父如子”一样真实美好。


        时隔 9 年,是枝裕和的电影“回归”了主竞赛单元。相比其他电影节,他对戛纳的态度尤其严谨和认真,心情也更忐忑。因为,“戛纳观众的眼光更挑剔。导演必须在精神上准备好接受来自观众的批评。但同时,你也能感受到他们对电影和导演的爱。”他说。


       现在,是枝裕和终于可以释然了。该片最终获得第 66 届戛纳评审团奖,和天主教人道主义精神奖。


        事实上,是枝裕和最近几年的电影均收获了不错的口碑,作品风格和水平非常稳定,也拥有一群喜爱他电影的忠实观众。无论在题材还是电影语言上,他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风格体系,用平实的影像展现日本家庭中最原本的生活之味,是日本当代一位不可忽视的电影作者。


《如父如子》电影正式海报《如父如子》电影正式海报

身为人父的困惑


        《如父如子》探讨了一个在当代社会也许并不罕见的话题:当你发现自己养育了 6 年的孩子不是亲生的,该怎么办?


       这是电影中野野宫良多(福山雅治饰)的家庭遇到的问题。在外人看来,野野宫良多是一个成功人士,拥有一份高薪工作、一个贤惠的妻子、一个可爱懂事的儿子健太,一家人过着优质而幸福的生活。但高傲自大的他,其实一直没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父亲”。一方面,他自己与父亲的糟糕关系也使他一直关闭着一扇心门。


       当野野宫良多和妻子拿到健太的学龄前儿童血型报告后,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他们真正的儿子不是健太,而是在另一个家庭生活了六年的琉晴。


       于是,多年前的一起婴儿调包事件让两个家庭产生了交集。但不同阶层、不同性格、不同的父子关系,两个家庭将何去何从?一面是血缘,一面是六年的亲情相伴,两者该如何取舍?电影温馨、细腻、幽默,以轻松的基调探讨了一个沉重的话题,既给人欢笑,又让人流泪。


       “一个父亲到底什么时候才算真正成为了父亲?”事实上,这也是是枝裕和自身的困惑。他说,最近几年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在他脑海里。


       一切始于五年前,是枝裕和的女儿出生。眼看太太一下子转变成了母亲,他作为父亲,却还没完全进入角色。“看着太太哺育孩子,我一边为新生儿的降临感到欣喜,一边又有种疏离之感。”是枝裕和说。


        五年后,当是枝裕和和女儿一起走在公园里,朋友们迎面走来,常常会说,“她长得可真像你。”这位“新手父亲”突然有了新的感悟:“除了眼睛、嘴巴这些面部特征的相似外,我的确从基因上觉得,自己在她身上留下了印记。”


        然而,意识到血浓于水是否就意味着一个男人成为了父亲?是血缘重要,还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重要?“我开始思考,男人在这一抉择上的两难,能成为一部电影的主题。”


        是枝裕和最先找到的演员就是日本知名演员福山雅治,并给了他三个含有父亲角色的剧本,从中挑选。最后福山雅治选择了《如父如子》中的野野宫良多。


        电影发布会上,有人问福山雅治:“现实中你还不是父亲,如何演好一个父亲?”


        他回答说,导演在给他剧本时就告诉他——“并不需要你演一个父亲,而是要演他如何成为一个父亲。”电影中,野野宫良多在与亲生儿子琉晴的接触中,逐渐开始反思自己作为父亲的真正角色是什么——“所以才有了影片的标题《そして父になる》(中文直译为:于是成为了父亲)。”


        颁奖典礼上,是枝裕和特别感谢了他的妻子。他说:“感谢你,让我成为了一个小女孩的父亲。”而作为观众,我们也应当向她致谢——如果是枝裕和没有身为人父的亲身感悟,或许我们不会看到这部动人的电影。


        在电影的导演手记中,他写道:“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坦率地把自己的情感——我所有的为难、疑惑和悔恨——和我电影里的演员们分享。现在电影拍完了,但对演员和我自己来说,这个问题在生活中依然存在。”


《无人知晓》电影正式海报《无人知晓》电影正式海报

生活之味


        是枝裕和以善拍家庭题材著称,充满人文情怀的细腻和平实是他的标志。


        许多人评论他的电影“有非常温柔的一面”,就如同他本人一样。当面见到是枝裕和,会觉得他非常亲切、温柔,其作品更是“影如其人”。


        家庭对东方导演来说一直是很着迷的题材,因为我们的社会结构就是以家庭来构筑的。在当代电影人中,是枝裕和是最坚持探讨家庭主题的导演之一,始终如一地为观众奉上同一题材的电影。正因如此,人们总拿他和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比较——他承袭了小津之后日本家庭片的优良传统,节奏舒缓,不求场面宏大,画面精致细腻。


        “我对塑造英雄没有兴趣,无论是正义的超级英雄还是反派英雄,我只想简单地让人们演出真实的样子。”他说。


        然而,是枝裕和的家庭片往往建立在某种情感的缺失上,比如《无人知晓》中的单身母亲抛弃了她的四个孩子、《奇迹》中父母离异导致兄弟分居、《步履不停》中疏远的父子关系等等。如他自己所说,“不完整的日本家庭单元”是他电影中经常探讨的主题。


《幻之光》(1995)是枝裕和的首部剧情长片。《幻之光》(1995)是枝裕和的首部剧情长片。

       其中,死亡又是他经常涉及的议题。《幻之光》中丈夫自杀、《无人知晓》最后 yuki 的意外身亡、《下一站,天国》中他设想了人死后在通往天堂前短暂停留的中转站,而《步履不前》本身就是一个家庭因长子的祭日而团聚在一起的故事。死亡打破了是枝裕和电影中平静如水的生活节奏,但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生”的理解,让我们意识到在死亡面前,即便最平常无味的时刻都是珍贵的。


        在《如父如子》中,尽管没有直接涉及死亡,但是枝裕和说,前几年父亲离世,加上女儿的出生,是让他开始转换角色,并重新思考人生的重要原因。


        是枝裕和 1962 年出生于东京。青年时他在早稻田大学攻读文学,原本的志向是当一名小说家(他几乎一手包办了自己的所有剧本),但毕业时改变了主意。1980 年代末,他在 TV Man Union 独立电视制作公司当助理导演,拍了八部纪录片,获奖无数。可以说,是枝裕和是从拍纪录片出道的,从一开始,他就将镜头对准了日本当下的各种社会问题,自觉承担了影像的引导功能。


        1995 年,是枝裕和的首部剧情长片《幻之光》问世,入围当年的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此后,他结束纪录片导演生涯,真正开始进行电影创作。“那是一种所谓的现实生活与电影创作之间的强烈撞击。我被那种冲突中浮现的情绪迷住了。”是枝裕和说。在那之后的电影中,纪录片式的亲和力与故事片的严肃之美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给影片带来了异样的魅力。


        他就这样不厌其烦地从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提取生命的况味,加上他的艺术理解,一起融入影像中。他的电影——无论情节本身多么普通,总能通过娓娓道来的叙事在情感上打动人心。因此有人说,也许他的电影被称为“电影诗”更为合适。


        “这仿似昆虫触角的精准和敏锐,源于他对人性的关怀与勇敢的介入。他重新回到人的影像、思考人的问题,这是电影的坚持——这坚持在是枝裕和身上的展现方式,就是不断地作出某种恬静的批判。”Fa 电影欣赏杂志如此评论。


        对很多人来说,日常生活是无聊和平淡无奇的,其中暗含了电影和日常生活之间一种微妙的关系。作家沃克·柏西(Walker Percy)曾提出:“日常是戏剧的敌人。”因为许多人走进电影院,花两个小时看一个爱情故事或一场奇幻冒险,实则是出于对日常生活的逃离。但当他们离开影院后,会很容易觉得,“为什么现实生活这么沉闷?”


        而观看是枝裕和的电影则恰恰相反。他的电影余味悠远绵长,非但不会给人精神上的空虚,反而帮助我们恢复了对“生活之味”的嗅觉,从而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意义。


         这一点上,这是是枝裕和电影与小津安二郎电影最大的相似之处。BFI 电影评论人 Kogonada 说“: 大家喜欢拿是枝裕和与小津安二郎相比,是因为看完他们的电影后,有相似的余味——对生活更深的感悟。也就是日常生活,是如同豆腐一样的味道(这大概能解释为什么小津把自己比作豆腐工人)。和其他美味佳肴相比,显得有些乏味。可一旦我们遇到了一位厨艺大师,能够将豆腐微妙的口感发挥得淋漓尽致,那将会永远改变我们对豆腐的看法。


B = 《外滩画报》 


H = 是枝裕和


B:电影中描写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日本家庭,在文化上和经济上都有很大差距。你在选择这两个家庭的模式时,是仅仅出于剧情关系,还是为了体现贫富差距的社会现象而特意选择?


H:我其实并没有给这部电影设定什么社会意义。亲生父亲最初其实是非常看不起后父的,但随着故事发展,他逐渐发现其实后父比他更有人情味、更成熟、更适合做孩子的父亲。所以这部电影也是在描述一个亲生父亲慢慢败北的故事。为了体现两个截然不同的父亲,他们的家庭也被设定为截然相反的。比如说,其中一个家庭是有佛坛(日本家庭有在家中一角设立供奉去世父母等祖先的小型佛坛木箱的传统习惯)的,他们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不仅是与眼睛看得到的人们,连去世的家人们也和他们紧密地连接着。而另一个家庭就是普通的日本单核家庭,他们生活在都市的高楼中,如同浮在空中一样。所以整部电影并没有刻意去描写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注重的是在生活细节处的描写和刻画。


《如父如子》电影剧照《如父如子》电影剧照


B:这两个家庭在日本有代表性吗?


H:关于典型这个问题,我其实没有思考过。我只能说,像这样的家庭在日本很多。比如说在东京,许多家庭就是生活在高楼中,家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也很少,也基本不和亲戚或者父母联络。这种类型我们称为“单核”家庭。就拿我自己来说,目前也是这样的家庭生活方式。但有趣的是,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的家庭却和电影中另一个在乡村的家庭几乎一样。这两种非常不同的家庭,我都很熟悉。


B:你的电影中经常能找到性格上软弱或者有其他缺陷的男性角色,有什么原因吗?


H:的确是这样。我觉得男性总是在性格上有各种问题,和女性比起来,有时会让人觉得软弱。特别是在家庭中,他们和母亲相比,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要少许多,感情的牢固程度也差很多。我电影中的很多男性角色,他们是软弱无力、犹豫不决的,而相反,女性角色却大多是坚强而大气的。这种男女性格的设定,应该和我自己的父母有关,他们就是我电影中男女性格设定的原型。而根据我的自身体验,其实作为家庭的构建和生活状态的延续,男弱女强这个状态其实也不坏。


《如父如子》电影剧照《如父如子》电影剧照

B:因为《如父如子》这部电影是叙述性的,风格很自然,所以电影或多或少偏离了演技的概念,为我们展现了一种令人感到熟悉的亲情张力。在电影实际拍摄之前和拍摄之中,主要演员的想法和表演方式有什么变化呢?


H:我觉得随着影片的拍摄,应该有很大变化。我觉得演员的变化并不是因为我的指导,而是在拍摄过程中,通过和两个孩子的实际接触交流,令演员内心的人物丰满化。福山雅治是这样,我也是这样。我在拍摄过程中,每天晚上都会根据拍摄的实际感觉重新修订剧本,大的改动大约有 20 次。因为在拍摄中,我看到了角色的表现,看到了孩子们的表现,他们之间的互动和表达。在这些基础上,我必须不停地调整剧本和拍摄方式。


        比如这个小男孩,他在血缘上是男主角的儿子,但他不得不加入另一个家庭,所以他不停地问,为什么,为什么。这句台词是从现实中抓取的。因为这个小演员来到演出现场时,每当我向他解释今天要表演的场景是什么,你应该说什么台词,他总是不停地问,为什么,为什么。所以我就在拍摄现场把“为什么”写进了剧本。


B:记得刚才你说到,这种换错孩子的情况在日本的确会发生。这种事发生的几率有多大?


H:这种情况是真实发生的。我记得在我是小孩子的时候,大约是 1970 年前后,新闻报道上这类事件非常多,光我看到的案例大约就有 30 到 40 个。孩子在上小学之前,会被要求做血型测试,而这个测试让很多父母发现自己的血型和孩子不匹配。当他们回医院才发现,原来是孩子拿错了。包括这部电影的故事原型,也出自我阅读过的一个案例。


B:发生这样换错孩子的问题之后,实际情况会是什么样的?是否父亲真的会直接告诉孩子,你不是我的孩子。


H:现实生活中有所不同,在感情上悲伤的程度会大很多。这部电影中,男主角其实并没有真正面对这个问题,他只是把这个问题用一种在电玩中完成某个任务的方式去解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被发现换错的孩子通常只有 5 岁或者 6 岁,对于这样年龄的孩子,即使直接告诉他们“你不是我的小孩”,他们也是很难理解的。所以这类事情实际发生时是很残酷的。


        也许大家无法相信,但是在日本,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几乎100%的人都会选择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孩子,然后永远不再和另一个见面。因为他们“血浓于水”的观念非常强。不过曾经有一个在冲绳的案例,这两个家庭选择了第三种方法,因为其中一个孩子在回到亲生父母家庭后不能习惯,一直要离家出走。最终两家人决定搬家到各自附近,成为邻居。这样孩子们就能在互相熟悉的环境中成长。这个特别的案例对我创作这部电影也带来了一些灵感。


《如父如子》电影剧照《如父如子》电影剧照


B:我觉得这部电影里的每个人都在承受痛苦,都在面对各种艰难的选择和状况。比起成年人,孩子们应该更辛苦。所以我觉得,孩子应该才是这部电影中真正的英雄。他们必须换到新家生活,但他们的确以他们的方式做得很好。你的电影是不是也想表达,我们应该更多地倾听孩子的声音,给他们更多的爱呢?


H:是的,就如这部电影的日本片名——“于是成为了父亲”一样。一个男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父亲,也许就应该放弃只从自身出发成为父亲的想法,接受“只有当一个孩子接受和承认你为父亲,你才能成为父亲”的现实。如果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成为真正的父亲。这部电影说的就是这样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故事。


B:为什么日本导演擅长拍家庭题材?


H:我觉得这种现象源自日本特有的社会环境。但另一方面,我觉得日本导演,包括我在内,不擅长拍摄关于跨种族和民族主义题材的电影。我们应该要在将来克服这个弱点。


B:你心目中,最擅长拍家庭题材电影的导演还有谁?


H:迈克·李肯·罗奇侯孝贤小津安二郎成濑巳喜男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王奇婷




对本文章有疑问,或者想提出意见。请联系我们
相关词条
收起